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用于右半结肠癌治疗的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 张桂武 孙俊山
[导读] 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用于右半结肠癌治疗的效果


                    张桂武   孙俊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 南京210017)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用于右半结肠癌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患者:6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开腹手术,观察组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治疗价值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失血量较低,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多,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为右半结肠癌患者予以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失血量,清扫更多的淋巴结,安全性高。
【关键词】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右半结肠癌;安全性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右半结肠癌出现于右半结肠腔,会出现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临床多运用手术展开治疗,所用的手术方式也众多,由于右半结肠病灶与附近组织间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实际治疗时需高度重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1]。本研究为有效治疗右半结肠癌,为收治的部分患者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与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治患者:6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编选时间: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分组方法:随机摸球;小组:对照组(n=33,男女比值18:15),年岁38~71岁,中位值(57.5±2.9)岁;观察组(n=33,男女比值17:16),年岁37~72岁,中位值(57.6±3.1)岁;两组患者资料信息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入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在知情协议书上签字,经医学伦理审查会考察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开腹手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全麻,在腹部中间行手术入路,经皮切开分离筋膜锐性,高位结扎肿瘤供血血管,彻底清扫干净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然后完全切除全结肠、淋巴结、系膜血管。检查后,逐一缝合关闭腹腔,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全麻,气管插管,取足高头低,左斜体位30°,常规消毒。脐上取1cm切口穿刺构建气腹,维持腹压13-14mmHg,穿刺10mm Trocar为观察孔,放置腹腔镜对腹腔进行检查。麦氏点对应位置左下腹穿刺12mm Trocar为主操作孔,按照病灶位置在左、右上腹分别穿刺5mm Trocar对操作孔进行辅助。提起横结肠与盲肠,在与结肠血管根部3-5cm部位处分离,顺肠系膜上静脉对结肠中动脉,共同干、右结肠血管向上完成裸化。分别将右结肠血管夹闭,对肠系膜上的动脉附近淋巴结进行清扫,顺Told间隙剥离右半结肠系膜,维持Gerota筋膜的完整情况。对胃网膜右血管附近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查看孔向上延长4-5cm,合理放置切口保护套,将右半结肠与请扫的淋巴脂肪组织整体挪出腹外,运用吻合器械将右半结肠且发出完成。完成肠管的还纳,并对腹腔进行冲洗,留置引流管,常规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2)统计并发症,比较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系统作用在于数据分析,计量数值以均值(±s)表示,组间行t检验;检验用于计数数值。P<0.05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分析各项治疗指标
  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失血量较低,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多(P<0.05)。见表1。


3 讨论
  传统的开腹行右半结肠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技术比较成熟,效果优良,但有较大的切口,手术创伤大,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过多,术后恢复极为缓慢。腹腔镜手术是一类微创手术,切口较小[2]。在腹腔镜的辅助下,监视器屏幕上清晰放大的图像,在相对密闭的腹腔中,可运用微创器械精准展开操作,不会对胃肠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止血效果显著。所以,术中出血量较低,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得以缩短。另外,在确保淋巴结清扫效果期间,不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接受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为其分组行开腹与腹腔镜手术,经回顾性分析,会突出具体的手术时间,淋巴结的清扫情况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差异不显著,但行腹腔镜手术的基本功训练,手术是遵循此手术原则展开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3]。手术实施期间,需把握腹腔镜手术的指征,合理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有效确保手术效果。
  腹腔镜技术所具备的优点是创伤小,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术后容易恢复,治疗时间较短,在结直肠切除手术的应用中甚为广泛,但在与开腹手术疗效比较上存在较大质疑。以往的开腹手术,主要特点时手术有较大的出血量,存在较大创伤,术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临床存在较大局限性[4]。对于右半结肠癌患者运用腹腔镜技术予以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高。全部手术在执行的基础下,经旋转镜头,放大可使手术视野更为清晰,彻底对淋巴结进行清扫。需要注意的是,右半结肠癌肿瘤病灶和附近组织结构间的复杂性较大,很多血管有变异情况,手术存在较高难度[5]。本研究对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其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失血量较低,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多,并发病发生率较低,效果比对照组的开腹手术好。
  综上所述,为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可使患者短时间内恢复,减少失血量,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刁德昌, 万进, 易小江,等. 腹腔镜下保留植物神经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8, 021(008):908-912.
[2]蒲跃, 王辉义, 陈良. 两种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 13(3):276-278.
[3]兰晓军, 姚晖, 王明明,等. 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Ⅲ期右半结肠癌的疗效评价[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 023(003):165-169.
[4]刁德昌, 卢新泉, 何耀彬,等. 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 20(001):90-93.
[5]陆峰, 王刚, 周井荣,等. 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比较[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22):2716-2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