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总结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廖红燕
[导读] 中医辨证论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总结

廖红燕
(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700)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由风湿热侵犯关节造成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它纠缠的对象,但尽管如此,它还是比较偏爱孩童和青少年人群。风湿性关节炎常常以急性发热和关节疼痛作为它的方式出场,每次到来都要让人产生轻度或中度发热;它性子比较野,喜欢游走于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常从一个关节蹦哒到另一个关节,所到之处无不红、肿、灼热、剧痛,一片狼藉;一旦嗨起来,还可以同时在几个关节闹腾,让人难以忍受。
  
一、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风湿性关节炎如此嚣张跋扈呢?中医认为原因有四:
  其一是脏腑阴阳内伤。在中医理论里,肝脾肾发生内伤是发生风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肾是先天的根本,能够收藏精气和化生骨髓;肝是筋的根本,能够藏血生筋,主管筋骨和关节;脾是后天的根本,是化生气血的来源,能够维持四肢肌肉的功能。一旦肝脾肾阴阳失调,功能受损,使筋骨肌肉关节失去营养补给,导致关节不荣则痛。
  其二是外感六淫之邪。外感六淫,淫是指太过、浮盛、浸淫。即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太过或不及或急剧变化,使人体承受不住而生病。风湿性关节炎是因为关节受到风、寒、湿等邪气的侵入而导致的。中医上把风邪占主导地位的叫做行痹;把寒邪较旺的叫做痛痹;把湿邪强盛的叫做着痹。风寒湿邪壅盛,导致经络和关节闭阻,不通则痛,使关节又痛又肿。
  其三是痰浊瘀血内生。痰浊与瘀血是病邪侵犯人体时产生的病理产物,也是人体产生其他疾病的病因。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是慢性进行性疾病,在侵犯人体的长期过程中,病邪会渐渐由表入里,由轻而重,长期的消耗拉锯使脏腑不堪重负,导致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又会衍生痰浊与瘀血,化生成新的病邪,与人体纠缠不清,使风湿病缠绵难愈。
  其四是卫气营血失调。营气,又名荣气,是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一种气,它与血就像是一对鸳鸯,可分不可离,共同运行于脉中,所以常并称它们为"营血";而卫气则是像侍卫一般运行在脉外,是具有护卫功能的一种气。营卫二气只有相互配合协调,才能调理人体肌肤腠理开合,把病邪抵挡在外;调节机体体温变化,顺应环境的温度变化等。如果营卫失调,就会使机体调节功能失常而城墙失守。
  
二、中医辨证论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有急慢性之分,在中医上它又被称为痹症。热痹多见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它总是让人有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的痛苦,这种痛苦虽然在遇冷之后会有所缓解,但它却来势汹汹,只要稍有触碰就是火上浇油。在它的折磨下,人体还会产生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反应,让人痛苦难耐。热痹尽管如此凶猛,但还是可以用"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的方法治疗的,方药上则是采用白虎桂枝汤加味。
  风寒湿痹则多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在上文中就有提到,风寒湿痹会根据风、寒、湿三种邪气的主导地位不同而分别称为行痹、痛痹、着痹。
  痛痹:它有着与热痹截然相反的性格。高冷的它常常安静地呆在一处,但它所呆的地方却让人疼痛得安静不了。或许寒邪与热邪是一对CP吧,因为就像热痹遇热会火上浇油一般,痛痹遇寒大概不亚于刀口撒盐;正如只有冷能让热痹安静一样,也只有热才能让痛痹不那么咄咄逼人。所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是对痛痹冰冻已久的心的唯一救赎,熬一碗乌头汤送它离开千里之外吧。
  行痹:风邪作祟时会在人体关节四处游走,所到之处酸胀疼痛,屈伸不利,让人恶寒发热。"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是对它最大的回敬,防风汤加减是对它最大的关爱。由于它爱四处流浪,所以用药也应该要有贴心的上门服务。如果上肢酸痛明显,就为它送去羌活、白芷;若腰背疼痛厉害,就为它献上杜仲、续断;若下肢痛苦难耐,就把最好的独活、牛膝供奉给它。一定不要送错礼物,也不要送错地址哦!
  着痹:相比于风邪的好动,湿邪就显得尤为的安静,和……死缠烂打了。湿邪本身就是黏黏糊糊的性格,虽然它不像风邪一样四处乱窜,但是它一旦看上某处关节,就会很难赶走,就算赶走了,也经常是去而复返,可谓是忠贞不渝,让人时时刻刻得感受着它的存在:关节酸痛,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想忽视都难。但是赶不走也得赶呀,敬他一碗薏苡仁汤加减吧。
  到这里,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介绍风湿性关节炎完毕啦,中医辩证永远都是主角,没有辨证就无所谓论治,辩证错了,满盘皆输,所以大家对风寒湿热等邪气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的了解是否更多了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