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肢位摆放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 李雪莲
[导读] 良肢位摆放的问题与对策


   李雪莲
(四川省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且致残率极高的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突然破裂或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大脑缺血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康复治疗尤其关键。发病后进行有效的康复干预对肢体恢复正常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大大降低致残率。良肢位是对偏瘫患者肢体处于运动迟缓阶段设计的一种针对治疗体位。经过临床的检验,良肢位被广泛的运用于各医院的偏瘫治疗中。但实际临床工作中执行得并不尽人意,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呢?

1、良肢体位摆放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脑卒中早期良肢体位摆放的正规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对良肢体位摆放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在护理过程中忽视良肢体位摆放,导致偏瘫患者在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体位摆放,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康复时间的延长。
   (2)在脑卒中患者护理过程中有强调功能位的重要性,但是并未将良肢体位纳入常规护理内容中,再加上使用物品的缺乏,比如软枕的不足、大小不合适、软硬程度没有把握好,市场上专用物品的价格较高,医院经费方面的不允许等原因导致良肢体位不能作为常规护理的重点内容。
   (3)现目前国内医院环境普遍存在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的现象,对于床护比例没有按要求实施。导致护理工作的重点向治疗记录方面倾斜,使护理人员没有精力重视患者的良肢体位的摆放。
   (4)患者发病的早期由于患者自身的因素如意识障碍、呕吐、焦躁不安等加之颅脑降温仪、呼吸机等抢救仪器的使用导致良肢体位摆放困难。
   (5)静脉穿刺部位,尤其是部分患者需要开通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这样更不利于良肢体位的摆放。
   (6)没有对患者以及家属讲解良肢体位摆放的意义以及重要性。由于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躯体移动障碍等导致患者不能自由的变换体位,导致良肢体位摆放的难度增大,依从性降低。
  (7)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权威的、系统的良肢体位摆放指南。
2、良肢体位摆放的对策
   (1)患侧卧位摆放要点。在患者头部下置入软枕,健侧在上,面部朝向患侧之上;患肩下垫一头枕,将伸展的上肢置于头枕上,避免出现肩胛骨后缩,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略分开,拇指外展;患侧臀部以及外侧大腿下垫软枕,避免患侧骨盆后缩,避免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关节稍弯曲;不需要在足部放置任何物品,以免增加足部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
   主要注意:长期采用仰卧位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导致患者的摆放姿势异样。并且在骶部、足跟外侧,外踝等部位容易造成压力性损伤。因此仰卧位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一般仰卧位1小时后需更换体位,侧卧可以2小时。  
(2)健侧卧位摆放要点。头部置软枕,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侧上肢下部垫一软枕,放置在患者胸前并有软枕支撑;患侧肩部屈曲约 90°,同时肩胛向前屈伸,肘关节伸展,前臂置于胸前,腕关节背伸;患侧下肢稍向前屈,髋部、膝盖前屈,并且全部由软枕支撑;防止患侧足部悬挂在软枕边缘呈内翻位。
   (3)仰卧位摆放要点。患者头下垫一软枕,即可根据患者拳头大小,垫至一拳高的软枕。患侧肩胛骨下垫一软枕,且要求使肩胛骨尽量前伸,避免后缩,使肩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均需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放在枕头上。臀部和大腿外侧垫一软枕,目的使髋关节稍向内旋。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使其呈轻度屈曲位。但是,由于长时间仰卧位会引发压疮的危险,并且会加重伸肌痉挛,所以这个动作只作为体位更换的一个过渡性卧位,不要长期保持这个姿势。
   (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对早期患者的需要运用的良肢体位摆放的意义、早起良肢体位摆放的纪录机理、早起良肢体位摆放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培训和实践检验,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熟练掌握、正确有效的实施良肢体位的摆放。
   (5)医院方面应该加大对本院治疗条件的改善力度,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大的帮助,能够提供足够的头枕,改进护理器具,将科室现有的软枕,存在高度、硬度等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大小改造,购置简单丁字鞋及握力球等,为良肢位的摆放正确性提供了物质基础,确保良肢体位的正常实施。
   (6)制作良肢体位摆放标准并培训。通过查阅文献、请教康复理疗师,根据本院护理服务要求制定适用于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摆放的流程以及评价标准。定期请专业康复理疗师进行现场授课,加强护理人员对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摆放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同时以提问、现场实践等方式检验,确保护理人员掌握。
   (7)良肢体位标示工具的使用。患者入院首日即可强调良肢体位摆放的重要价值,并说明长期保持良肢体位摆放对患者康复效果之间的关系,并逐步进行各种良肢体位摆放的讲解和现场指导。同时向其讲解良肢位摆放标识工具的类型与正 确使用方法。人型体位图示卡,可悬挂于病床对面,保证患者以及家属可以直接看到;体位枕标识工具,作为床单用品放置在床上,对患者起到提示和指导作用;红色手掌塑胶标识工具,可置于餐桌、轮椅上,可在患者取餐、使用轮椅时起到指导作用,以提示患者在进行以上活动时,其非健侧手的姿势摆放。出院时,责任护士应对患者良肢体位摆放关注度进行评估,同时附赠人型体图示卡,以方便患者张贴于家中醒目位置,附赠红色手掌标识塑 胶工具1个,体位枕标识工具1个,帮助患者在家中继续保持良肢体位摆放。
   (8)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家属进行5~10分钟的健康教育,将三种卧位良肢体位摆放制作成PPT,每天固定时间在康复教室进行循环播放,将良肢体位摆放制作成图片,发放给家属,让患者家属能及时对照图片进行更正;鼓励先入院的患者家属对新入院的家属进行宣教,可以对不正确的良肢体位摆放进行更正,提高良肢体位摆放的正确性。护士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家属讲解护理技巧、进行心理疏通、消除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家属的康复理念,可以增强家属的依从性。
3、总结。
    良肢体位是作为偏瘫患者早期预防和保护偏瘫部位、避免出现痉挛的重要体位,对于患者在病床上的头、颈、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及肢体的位置摆放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往往被忽视,而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而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在临床上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些细节方面的工作常被忽视,因此可以通过质量管理,提高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摆放的依从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