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新英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资源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合理的运用互联网资源,能够丰富数学教学资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将阐述互联网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运用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运用互联网资源仍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互联网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有效运用的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资源;小学数学;课堂建设
引言: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以往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此,教师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课堂创新。互联网资源丰富,是教师寻找课堂创新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互联网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运用的重要性
(一)教学更加高效
互联网联通万物,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事物都能通过网络联系起来。在这张巨大的网络中,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互联网的联系万物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这一优势更加的凸显出来了。疫情期间,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都在居家办公,教师进行居家教学,学生也要在家学习。这个时期,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开始出现,各个行业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远程办公,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在线教学,学生的课程也因为互联网的便利得已顺利进行。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线上教学,学生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能参与课程,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线下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也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多为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学生通过听讲自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单一。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正是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互联网包含的内容多样,将互联网有机的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能使数学教学的方式更加多样。教师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互联网资源或者使用不同的资源能实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互联网资源能实现不同的教学形式[1]。
(三)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互联网包罗万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运用互联网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方面,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在屏幕前讲课没办法同时兼顾到屏幕另一端的所有学生,学生在网络的那一端在做什么老师没办法指导,由于所有人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很难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起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在线下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课本的知识,很少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学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
(二)课堂教学趣味性不足
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严重缺乏趣味性,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很少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枯燥乏味。在线上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电子课件进行授课,与学生互动较难,很难设置趣味性教学。在线下授课时,很多教师也只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认识到互联网资源可以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2]。
(三)学生学习自主性不足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是多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教师的原因,有些教师因为没有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性教学的优势,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因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够,学生没有参与的热情,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不足。除此之外,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致使学生没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互联网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有效运用的措施
(一)借助互联网资源,加强教师生间的互动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课本内容合理的借助互联网的资源,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在讲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事先搜集一些互联网资源,将其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引入圆的概念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生活中许多图形的展示,让学生观察,从中找出哪些是圆形,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充分联想,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应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然后用课件展示搜到的关于圆的应用的互联网资源,跟学生沟通哪些是学生没有发现的有趣的圆的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互联网资源有助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3]。
(二)创设课堂情景,增加教学趣味性
小学生学习新知识会受到趣味性的影响,趣味性越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更好。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促使数学教学有足够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创设合适的课堂情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例如,教师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平移、旋转和对称轴》一课时,可以先在课件上展示一些简单图形的初始状态,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下这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化之后是什么样子的,等学生画完之后,在多媒体投影仪上展示图形分别经过这三种变化的动态视频,让学生能够融入情景,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图形的变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旋转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的,在学生回答之后,可以向学生展示风车的照片,让学生讨论风车从正面看去,下一个扇叶会是上一个扇叶怎么变换得到的,然后用风车的动态图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理解旋转变换。给学生展示蝴蝶,并播放蝴蝶翅膀张合的动态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蝴蝶是轴对称图形并充分认识轴对称变换。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利用网络资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资源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一亿有多大》这节课前,给学生先提几个问题,比如“一亿张一百元的纸币有多大体积?”“一亿个一元的硬币有多大体积?”“一亿秒有多少小时?”等问题,让学生课前利用互联网资源去预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结束语
总的来讲,互联网资源是小学数学课堂建设的有力工具,在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使用互联网资源,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国雄.“互联网+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20(13):35-36.
[2]鞠爱梅.“互联网+”下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7):62.
[3]陈卓.互联网资源在小学数学高品质课堂建设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论坛,2021(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