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全钊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白鹤镇石堰河小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小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基础阶段,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能够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但由于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性强,严谨度高的学科特点,学生普遍会在小学四年级左右开始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学习兴趣便会因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而降低,从而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便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创新,现代教学方法也变得多样化,“趣味性教学法”能够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将探究“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 小学数学 应用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掌握好数学学科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思维的方式更加理性的判断和分析问题,并从生活中总结出数学规律,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使用游戏化教学法导入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开展前,设置几个简单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优势。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乘法口诀”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唱《青蛙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并询问学生4只青蛙有几张嘴,几条腿等问题,让学生快速的用儿歌的形式唱出来,以此来导入“乘法口诀”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便能够通过简单的儿歌游戏集中到课堂中,便会更深入的掌握乘法口诀内容,为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夯实基础。
二、使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小学生容易在实际的生活中学得新知识,并且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会更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情境,拉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如,在教授小学生基本的数学运算时,教师可在课堂中设计“小小超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在游戏中买卖学习工具的形式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数字运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正确率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使用启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有数字问题还有许多空间几何问题,这便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几何思维能力,但由于小学生普遍会受到年龄特征的限制,其空间概念并不强,导致大部分学生会在学习几何图案上遇到困难,对几何部分的学习兴趣便不会特别强烈。这时,教师便可使用启发教学法,设置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积极性。
如,在为学生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特征”这一节内容时,需要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形成认知,并对方体的展开图进行想象。但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认知发展水平有限,无法合理的对方体特征形成正确的认知。此时,教师便可以利用教室中的粉笔盒,向学生提问“将粉笔盒展开会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对粉笔盒的展开图进行构想,在学生头脑风暴结束后,再将粉笔盒展开,让学生观察自己所画的图是否与实际的展开图一致。教师也要时刻观察学生的情况,对正确联想的同学表示赞赏,并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对出现失误的同学表示鼓励,并引导他再次构画粉笔盒的展开图。从而促使学生想象能力和几何空间思维的形成,为学生在未来学习体积计算和认识体积单位等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四、使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创设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在探寻与摸索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计算梯形面积”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中画出一个梯形,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便会对梯形图案的基本特征形成整体的理解,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公式”对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又或者,在讲解“轴对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用白纸剪出几个学过的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让学生通过折叠这些几何形状,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从而自身的学习能力。
总结:
综上,趣味性教学法能够转变以往的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所以,作为当代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晓玲.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14):4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43.
[2]张玉梅.趣味教学,演绎精彩——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1):314.
[3]吴世森.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76):97.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76.091.
[4]郭婧.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浅议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上),2018,(8):74.
[5]伍春玲.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浅议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8,(33):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