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祥
重庆市江津白沙中学校 402289
摘要:地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引导学生对文化继往开来的现实意义。白沙镇抗战文化包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巴渝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人文精神培育价值。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地域文化,是学生了解优秀地域文化,落实精神文明培育的重要渠道,对教育实效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教师重视利用地域文化中饱含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创新教学思路和举措,触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地域文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培育学生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白沙镇是一座氤氲着浓厚抗战文化气息的小镇,经过发掘和发展已形成颇具规模的文化品牌影响,深入到当地学生的常规生活中,因此亟待教师在教学中探究更加系统化的教学形式,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实现对白沙抗战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潜移默化的渗透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展开高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有效的在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把握学生的认知的发展避免说教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在此,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简要阐述地域文化对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影响,以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意见。
一、解读历史事件,增加学生情感认知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实现长足提升,但是形象思维仍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形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在讲授较为抽象的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融入地域文化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认知,同时通过将爱国教育具体化,结合历史事实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爱国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情感认知完善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白沙镇人民在抗战中的贡献,带领学生探究古镇的建设和发展,引导学生感受民族精神,使学生从直观学习和体验中升华内在情感,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例如,在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守望精神家园》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爱国主义这一核心融入地域文化事迹,通过引入地方课程强化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总结白沙镇的“百年风云”,如194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撰文称赞白沙镇为“最爱国的市镇”,2011年白沙镇开始创办一年一度的抗战文化节,促使学生从感受历史变迁中移情入境,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魂魄”,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历史事件的融和促使学生在理解和探究中丰富自身的认知,产生情感共鸣,在心中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二、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学生文化认同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的落实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贯学生主体原则,通过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升华学生的认同感和体验感。在以往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学习实践,对白沙镇地域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入做了初步和浅层次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是教学更加倾向于碎片化和表面化,难以形成有效的系统教学和深度探究。
鉴于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进行大胆的革新,教师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对新颖事物探究性较强的心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对白沙抗战遗址的考察、抗战故事的采写、抗战历史的反思交流、现代中学生的责任主题演讲比赛、文娱演出、微电影拍摄、师生参演抗战影片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直接经验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传承,培育和锻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引发学生对社会的主动关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创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情感体验,增加认同感。在白沙镇抗战文化艺术节中老师带领学生参加演出了《夏仲实跪母出征》,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排练中可以结合这一节目的主题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通过将自身带入演出情境中,感受和平环境来之不易,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并通过引导学生在活动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深化学生的认同感。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优化教学活动,通过关注学生主体的认知将实践和教学内容相统一,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探究意识,通过反思落实爱国知识的学习,由内而外的培育学生的形成高度凝聚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注重实践考察,加强爱国情感落实
自古以来,白沙镇便享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小香港”等美称,有20余处抗战旧址,有众多的文化名人在此生活工作过,是抗战时期的著名抗战后方“文化四坝”之一,有较多的爱国主义故事,具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色彩,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可多得教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地域文化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的营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拓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白沙抗战文化陈列馆向市民免费开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研究汲加强学生对白沙镇抗战文化的了解,培育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忱,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树立健全的价值观和理性的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提升以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例如,在学习《踏上强国之路》一课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针对性强、活泼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和巩固爱国教育成果,在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持友好的联系,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搭建多种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巩固和提高。如通过研学旅行实践考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抗战旧址实地考察、抗战故事采写等活动的实施,寓教于乐,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怀。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地地域文化,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主义情怀,而且为教师创新教学形式提供了新的契机,促进教师在新的课程资源整合中形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同时地域文化的合理注入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肩负起结合时代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融合白沙抗战文化可以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认知实际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了解,可以借助缤纷多彩的教学活动优化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裴华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8(12):30.
[2]邱霞,马丽.问题与对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