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申超、范利欢
河南省安阳市建安小学 455000
摘要:安全规则内化于心是指将个体接受规则教育并将外在主体行为化为内在主体行为的需要。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很容易受到外界安全因素的影响,更需要学校方面引导学生将安全规则内化于心。本文基于疫情环境下分别从“教师、学生、师生”三个角度阐述小学如何做到安全规则内化于心。规则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关规则方面影响的过程,内化是,即将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
关键词:疫情环境;小学;安全规则;内化于心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甚至人们心理都造成了巨大冲击,虽然在党的领导、全民配合下疫情防控取得了常态化胜利,在后疫情时代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安全教育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规则进行内化,有利于校园良好秩序的形成,可以大大降低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教师方面要进行引导与示范、学生方面要进行共识与践行、师生方面要共同总结与不断调整。以此来形成系统性的安全教育。
一、教师:引导与示范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有着领导和组织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指导作用。教师在强调学生遵守规则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自身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使规则教育更具说服力。
例如,教师要自觉接受体温检测,除了加强师生员工入校的体温测量及课间的二次测温外,对于外部人员入校加强管理,访客非特殊情况不入校,入校需提前申请,提供随身码及移动码,配合测量体温做到所有人员情况可溯。学校内全体师生、员工要严格按照体温打卡制度,做到每日体温详细记录,教师不可搞特殊化。另外,教师也要严格防范人口密留处的疫情,操场、图书馆、剧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活动区域,人群密集,除了常规的定时消毒措施外,教师也不得随意出行,避免出现交叉传染问题。教师更要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好安全规则教育,为学生讲解安全防护知识,并带领学生做好安全防护准备,如不去人口密集处、自我防护、减少外地旅游频率等。
二、学生:共识与践行
学生方面必须要落实共识与践行的管理标准,共识需要学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学生将安全规则内化于心的初步步骤,只有学生自内心能够意识到安全教育,学生才会有践行的基础,也只有学生有了践行的基础,安全教育才能真正的内化于心。
例如,可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细化安全教育相关准则,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集体讨论中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学习、纪律、卫生、文体活动等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则,最终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完善规则内容,达成共识,形成班级细则。践行方面教师要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消毒安全,家里各个角落需要消毒,药物、消毒剂确保妥善管理,自己也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防疫安全,疫情期间,我们要尽量避免外出,确需外出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在公共场所不触摸公共物品,勤洗手。关注体温变化,如有变化及时就医并按要求做好体温检测和上报工作。教师一方面要以身作则将安全教育内化于心,一方面要带领学生认知更多的安全教育细则并通过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班级规则制度建设等形式促进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化于心。
三、师生:总结与调整
总结主要面向师生共同的认知,调整主要面向依据显示情况进行调整。安全教育规则内化于心的必然要求是能够灵活性的在安全系数中进行调整,这就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安全教育规则的区间内不断调整自身安全认知,如教师与学生要通过网络咨询、新闻查阅等方式解和掌握客观实际情况,以便及时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做到“嘴勤、腿勤、手勤”。及时向学生讲解周边的安全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安全教育规则内化于心是具有灵活性的,需要根据现实需求不断调整安全规则内容,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的总结安全教育规则内容,然后根据时代背景及显示情况不断调整。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班会,组织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及时进行家校沟通等,反馈总结规则的落实情况,针对学生个体分析其规则意识的发展,并及时调整并完善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规则策略。
总之,安全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疫情环境下学校安全教育应以提高全体师生规则认知为基础,通过不断的调整与实践让规则内化,形成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内驱力,从而形成文明、安全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斯英. 中小学校园安全内容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
[2]马希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学校管理[J].新课程研究,2020(06):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