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雨燕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此本文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厚植爱国情怀的价值以及路径进行探究,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意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情怀
引言
教材是初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工具,在初中素质教育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对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有效培养。在外来文化思想冲击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价值理念有着极大的影响,初中学生作为支撑祖国未来的重要保障资源,对于中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势在必得。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价值
中学课程教学期间,应试教育思想对学生的政治科目看法有着极大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重要性并不高,部分学生家长认为《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程教学体系的副科。《道德与法治》中不仅包含了法治内容、传统文化内容以及民族团结等教学内容,同时也包含了运用、探究和分享的教学环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期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鼓励学生按照课堂上所学习的道德标准对社会现象进行评判,转变学生以往对于政治课堂教学的刻板印象。同时课堂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思想,让中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国家有着全面性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路径
(一)实现爱国教育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撰写以及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基础,倘若未能发挥教学目标所具备的引领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则无法达到计划中的育人效果。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理解存在偏差,在进行教案编写过程中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内容,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仅能发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感态度的培养并不重视。为此教师需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有效落实。如教师在进行《集体生活邀请我》课程教学中,该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激发中学生对于集体生活的参与渴望,让中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集体生活中,让中学生能够热爱集体生活,热爱国家民族。
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借助班集体以及社团等集体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此外教师可利用“新冠疫情”这一热门话题,讲述我国医护工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事迹,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以及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让学生以更宏观的角度认识集体理念,继而实现对学生爱国思想情怀的有效培养。
(二)实现爱国教育与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
1、灵活应用情景教学方法
所谓情景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课程教学期间,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较为枯燥无趣,无法带动学生的课上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主动性进行知识的学习探索。如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话剧式的表演,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教学情境进行感知与探索,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让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得以强化和提升。如教师在进行《我们的梦想》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课前导入部分让学生思索在自己心中未来的中国是怎样的发展,同时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向学生展示我国近几年来获得的发展成就,播放《共筑中国梦》的歌曲,让学生视听感官被充分调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爱国萌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之后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灵活应用问题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讨论思考,联系实际生活验证自己的结果,由教师进行归纳于总结,实现对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激发,全面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如教师在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采用直接提问法,向学生提问“你觉得国家安全观什么,又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借助这种提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探索教学知识期间产生爱国情感,同时在提问过程中需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为学生能够自主填充教学空白部分。
结语
在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影响着中学生的价值判断以及价值选择,错误的价值观念。为此在《道德与法治》期间需要加强对初中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实现爱国教育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爱国思想情怀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彭民.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47.
[2]薄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8):185.
[3]王英美.巧用媒体手段培育爱国情怀——浅析多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宁夏教育科研,2019(0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