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时评文思想深刻的虚实互换——抓两极,找爆发点

发表时间:2021/3/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戴金兰
[导读] 思想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一个评分标准,是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一个有利条件

        戴金兰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孔子学校
        摘要:思想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一个评分标准,是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一个有利条件。要想突破平均分,就一定要在文章的思辨性和思维的深刻性上下功夫。时评文要做到思想深刻,可以在虚实转换上下功夫。
        关键词:时评文 思想 深刻 虚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高中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既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也是高考作文的要求。在高中时评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思维的深刻性,笔者尝试了虚实互换法,通过抓虚实两极,寻找思维的爆发点,不断提高写作思维的深刻性。
        本文主要从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这两个角度来谈谈提高是时评文思想深刻的两个攻略。
        一、概括性的话题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聚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该作文要求是请你谈谈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关键词“文化”就是一个虚化、笼统、抽象的词语,需要化虚为实。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进行那种文化交流?怎样进行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有什么影响、作用、好处?
        针对问题一:进行那种文化交流?可以这样思考:例如餐饮文化、就医文化、中医文化、西医文化、小说文化、散文文化、诗词文化、戏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等。
        针对问题二: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可以这样思考:例如中西医文化交流,交流方式:中西结合、中西合璧。交流态度:开放、包容、平等、共享。接着再思考具体、深入点,中西医怎样结合,列举写具体的例子。例如中药要花长时间熬制,但可以让中药研磨成颗粒、中成药,做成药丸、冲剂、口服液等,既保留了中药的成分,也运用了西药的短、平、快的原理,既让患者服用更方便快捷,也学习了西医药品产量高、储存方便的优势。于是各种感冒颗粒、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知柏地黄丸、金银花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等应运而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针对问题三:文化交流有什么影响、作用、好处?例如中医文化、西医文化交流可以求同存异,美美与共。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有利于内外调养,有利于标本兼治、有利于突破医学瓶颈。中西医结合给各自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抓住中西医结合的这个契机,有利于中医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人更多人理解、接受和认同中医文化,檫亮中医文化这张名片。


        由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空洞、抽象、笼统的写作话题,由于范围过大,要把它缩小,变实在,变具体,通过化虚为实,可以深挖写作精髓,让写作思维变得深刻。
        二、生活化的话题要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抽象。
        例如具体一件小事,要小、低、浅、零碎变大、高、深,让琐碎的小事,变得系统化、归纳其实质、规律。实实在在的,要变身为“虚无缥缈”、“故弄玄虚”,变得“高深”、哲理化,从生活现象上升到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法学等层面。
        如地铁让座纠纷,“近日,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抢夺乘客拍摄的手机。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职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
        如何丝丝入扣进行化实为虚分析?
        事件中的地铁该年轻男子也有正常情感倾向:喜怒哀乐,他心理活动由平静变为愤怒,心理需求因无助,无奈,无力,进而被孤立,孤单,被误解,被曲解,被丑化,被抹黑,被唱衰。旁观者感情色彩:爱憎分明,褒贬不一,有赞有弹。
        化实为虚,可以化地铁让座纠纷此实事为男主人情感虚线,心理虚线。就事论事,再深挖乘客、网友作为旁观者言论、行为背后的虚化色彩:评价标杆是什么?是社会美德,社会公德?还是道德错位,道德绑架?还是法律底线,道德高线?
        继续深挖旁观者的隐形身份。旁观者们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是做和事佬?还是做裁判?还是做法官?那旁观者的真正身份又是什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旁观者?做吃瓜群众是火上加油?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还是雪中送炭?
        如此一环扣一环的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抽象的深入分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让观点具有启发性,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思维迈向深刻。
        如例如2020年广东卷,要想突破平均分,就一定要在文章的思辨性与思维的深刻性上下功夫。考生要回答“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一问题,就要深挖原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就材料谈材料。
        “你对哪个感触最深?”那就需要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抽象。需要从实实在在的人物故事,深挖到看不见、摸不着的个人风骨——人格魅力、精神品质,家国情怀;深挖到无声无色的英雄色彩——时代造英雄、惜英雄重英雄;深挖到隐形纽带价值取向——古代官场生存之道、用人之道、对古今官场、社会的影响、作用、意义,等等。
        可见,通过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抽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出人物间的内在联系,使写作思维走向深刻。
        时评文写作既要反映事物具体、形象的方面,更要揭示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方面。离开了抽象(虚)的方面,光谈形象(实)的方面,容易泛泛而谈、缺乏深刻的思想,会显得肤浅。离开了具体、形象(实)的方面,光谈抽象(虚)的方面容易走向空洞、言而无物、大而不当。只有将两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议论才会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文章思想才会走向深刻。
        总之,高中时评文教学,通过虚实互换,抓虚实两极,寻找思维的爆发点,可以虚实相生,相得益彰,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不断充实文章内容,不断提高写作思维的深刻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马恩来.把握全国卷作文命题特点重视时评类作文思维训练[J].语文月刊,2015,(11):81-84.
        [3]张静怡.思维多元关联感知时代律动——时评类作文的思维突破“节点”[J].语文月刊,2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