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佳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一小学
摘要: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但是在西方文化及其教育观念的冲击下,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教师教学观念、审美水平及人文修养、学生个性差异及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课程价值和教育功能的发挥仍受到许多限制。因此,本文从学生出发,以浙美版《水墨画鱼》为例,结合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画家吴冠中的作品及其作品精神进行课程设计,对小学中国画教学展开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吴冠中、中国画、水墨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古老的绘画艺术,但是如今却面临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首要任务是给学生搭建一座通往解决中国画笔墨和内在精神文化的桥梁。本文就小学中国画教学展开思考和论述,弥补其他研究的空点,从微观层面来深入探究中国画课程内容的设置和相应的教学模式,期望推动美术课程中中国画课程设置及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国画教学在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过去,中小学美术教材主要围绕在学习中国画的技法和知识,强调笔墨技法等学习,注重对优秀作品的临摹。但是,经验告诉一线教师:大多数学生不但产生“不想学”的逆反心理,甚至直接对中国画失去了兴趣。
“儿童水墨画是区别于传统水墨画的现代水墨绘画,它以表现当代儿童内心感受、精神世界为主要内容,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张挺峰.《从“黑白瓦墙”走向意向表达——以浙美版《江南民间》为例谈儿童水墨画教学中的“看”》[J].中国美术教育,2015年,第4期:34-38.]”小学水墨画教学面对的是儿童期的孩子,注重学生的感受,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课外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本文秉承这一目标对小学中国画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展开论述。
二、吴冠中作品分析及运用的必要性
中国近代杰出绘画大师——吴冠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绘画的双重影响,在油画在中国的这条路上探索出具有个人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
吴冠中在作品中强调形式和意境,在油画的形式中融入中国画的意境;同时,在中国画这一传统绘画中加入色彩和强有力的抽象元素(点线面)。可以说,正是吴冠中的中国画中独有的形式感和现代感激发了笔者对画家的思考,对这一典型画家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的思考。研究吴冠中作品中的点、线、面运用和画家寄托在其中的想法和理念对本论文中的课程设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1986年创作的《长城》中可以看到,粗细不同、墨色各异的线组成了画面。曲折的线凸显长城的蜿蜒曲折,远处的山峰用几道细线表现,画面中的韵律美呼之欲出。
而画面中虚实相生的面则更是画家作品中“中西结合”的重要表现,有“大块白与小块黑的量感对照之美。”[涂安然《吴冠中水墨的现代意境与东方形式——观香港艺术馆“画·舞·乐——吴冠中专题展览”有感》.《艺术教育研究》.第16-17页]吴冠中把现实中的事物分割,以平面的方式重新组合,加以色彩的变化,或虚或实。
因此,本文认为画家吴冠中是中国绘画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点、线、面元素极富意味,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接近他们能够表现的实际水平和想象力。
三、吴冠中在《水墨画鱼》中的运用
本课以吴冠中先生的绘画特点和典型作品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分为“水墨何处”、“水墨律动”、“水墨游戏”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初步感受“水墨”的韵味,到体验动手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自发自主的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深入探索的兴趣。
环节一:水墨何处
本环节以吴冠中先生的代表作品导入,通过对其典型作品的分析加强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工具的认识,即第一目标“认识工具”。通过对用笔和用墨的了解,逐渐熟悉中国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再与“笔、墨、纸”的初步体验巧妙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拉近大师与孩子的距离。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多动手是本环节的主要目标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环节二:水墨律动
相比较环节一的认知和尝试,环节二的设置则更注重以丰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意义有目的的试验。本环节结合音乐、美术两个学科的优势,以单一的音符结合墨色的浓淡导入,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笔、墨、纸和水”进行试验,根据听到的简单音符用画笔表现出来。本环节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大胆的自我尝试,在“玩”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认知中感悟和发现水墨中特有的技法。
环节三:水墨游戏
本环节主要采取游戏的形式,在集体合作中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以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出发,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展开游戏“我是什么鱼”,通过扮演画中不同的鱼形象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画家的创作意图。教师通过提问,将这种意图引申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中,鼓励个体展示和表达,到最后的“我是表演家”的集体表演中。
《水墨画鱼》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体会其中的笔墨乐趣,这样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也符合《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中低年级美术教学中重感悟轻造型的理念。
本课程设计选择了吴冠中作为设计中心,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课堂。并做到跨学科教学,结合对低年级孩子联系非常密切的音乐来为课堂增光添彩,从音节跳跃到音符律动,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自主学习,引导性的了解和体验笔墨中蕴含的各种技巧,最终升华到作品精神的表现。
在小学中国画教学中,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精华部分绝不能丢弃。既不能原封不动的尊崇古代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要基于现在,立足当下,发展中国特色的中国画现代教学体系。
我们在中国,进行的是中国的中国画教学。
参考文献:
1、彭晶.《试论吴冠中绘画的点线面》.[D]:[学位论文].北京:彭晶)
2、涂安然.《吴冠中水墨的现代意境与东方形式——观香港艺术馆“画·舞·乐——吴冠中专题展览”有感》.《艺术教育研究》.第16-17页
3、吴冠中.《邂逅江湖——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和影》.
4、张挺峰.《从“黑白瓦墙”走向意向表达——以浙美版《江南民间》为例谈儿童水墨画教学中的“看”》.[J].中国美术教育,2015年,第4期: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