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欢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一年级学生存在对所属物品的茫然无畏、因物品所属发生争执且不能独立和平解决争执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是人品上的自私或贪婪引起的,而是对物权意识不够清晰导致的。物权意识不清,对物品所有权的争执,成为了他们在学校里正常人际交往的障碍。本文就一年级学生物权意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清晰的物权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交际氛围。
【关键词】一年级 物权意识 问题 策略
物权意识,即物品所有权关系的认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者认为,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看,所有权由主体(所有者)和客体(所有物)的归属关系构成,并且这种关系受到公众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尊重。[1]
广义的物品所有权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心理等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买卖、交易、捐赠、拾得、丢失、共享、外借、乞讨和偷盗等多种行为活动均涉及所有权问题。[2]人们的喜好、记忆以及对客体所做的价值判断等都会受物体所有权归属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开始了学校学习的新阶段,随着学习方式、学校生活环境等的变化,与之配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是否具备了妥善保管自己在校的学习、生活用品的能力以便开展更加顺畅的在校学习和人际交往呢?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失物无人领
走在一年级教室的走道上,常常可以发现静静躺在桌子旁或者椅子边的无名铅笔、橡皮,无人问津。等到终于被拾金不昧者发现交给老师,可也常常会上演任凭教师怎样举着失物找失主,硬是无人认领的尴尬场面。于是这些无家可归的铅笔橡皮们,只好暂时被老师收容在教室的失物招领盒里,给马虎忘带文具的同学应急,或者一直呆在收容盒里,不知何时才能施展其用途。有时候,还会出现贴着名字贴或者特点鲜明的这些小物品,甚至水杯、衣服这样的大物件,也难逃无人认领的命运,以致班里的失物招领小盒子里,“人满为患”。假若把学校里十四个一年级班级里的失物集合到一起,估计规模庞大到足够开一个学习用品杂货铺了。
(二)失物争着领
无论是课间还是课堂上,时常会上演一些“小闹剧”:
学生1:老师,他拿了我的尺子不还我!
学生2:(立刻反驳)什么啊!这明明是我的尺子!我也有这样的尺子的!
几番争执,若是有“目击证人”,还可以很快就地结案;若是没有,不管课内课外,总是难免一番调查、取证、宣判;若是发生在课内,即使老师宣布课后再处理,但有这样的小插曲,其他同学也许会借此机会说会儿话,课堂纪律和课堂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老师更加觉得抓狂的是:之前的那些东西都没人认领,怎么这一件小东西偏又这么吃香!为什么你们连自己的东西都搞不清楚!
(三)失物加倍“领”
班里有一个小孩子H,比较大方,乐意将自己的学习用具借给同学。一次课间,同学Z用好了H的水彩笔,还的时候,盒子碰到H的桌角,“哗啦”撒了一地,捡起来清点,发现少了一只H自称最喜欢的亮橙色的笔。H不乐意了,非嚷嚷着要Z赔她一盒,且态度强硬,更是立马用电话手表打电话问她妈妈价钱,并表示,要么赔一盒,要么赔50元!争执越发激烈,下一节课上课的老师来了,眼看着不处理一下,情绪激动的两人肯定没法安心上课。了解了事情缘由以后,老师发动全班帮忙找遗失的水彩笔,奇怪的是,任凭哪个桌底柜底的犄角旮旯里都没发现,只好请恰巧当日值日的H和不值日的Z在放学时加倍仔细地扫一扫、找一找。这时H更是强调了要Z赔。老师当然不能为了安抚她而听从她,反倒是用比她跟坚定的语气告诉她:全赔是不可能的!确实是Z的失误导致了笔的遗失,要陪,掉了哪只赔哪只。H不甘心:必须要一模一样的!而Z也同意,如果找不到了,赔一只一样的。由所有物引发的争执就此告一段落。
由上述三个案例,可以发现,一年级学生(满6周岁-7岁)存在对所属物品的茫然无畏、因物品所属发生争执且不能独立和平解决争执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是人品上的自私或贪婪引起的,而是对物权意识不够清晰导致的。物权意识不清,对物品所有权的争执,成为了他们在学校里正常人际交往的障碍。Ross和Conant的观察研究也证实,因所有权而产生的物品争端是儿童期发生时间最早、最为频繁和最为激烈的社交冲突之一[3]。
二、物权意识的起源与发展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到懂得社会规则的成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且具备对物品所有权的意识的?正确的物品所有权意识一旦具备了,是恒定的吗?如果是变化的,引起它变化的因素又是什么?精神分析学家RobotWhite(1959)指出,从婴儿开始,人类就本能地想要控制他们所在的环境---从而有效地影响和应对世间的人和物。李占星通过对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表明,儿童很早就能通过不同的线索判断所有权。3岁幼儿能够基于先占、劳动、证言、许可控制、刻板印象等线索判断所有权。6岁的幼儿不仅能通过许可控制线索判断实在物品的所有权,还能据此判断智力客体的所有权。[4]物权意识和自我意识关系,是孰先孰后或同时产生或相互包含?Rochat等人(2014)研究发现,儿童的所有权判断和心理理论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所有权认知和心理理论也可能分属不同的认知领域。鉴于目前的研究相当有限,它们之间的关系尚需要未来研究作进一步的检验。[5]
国内关于物品所有权意识起源与发展的研究相当有限,已知的研究更多是建立在观察、推测和暗示的基础上,尚无确切的研究可以明确得出关于所有权意识的确切起源与发展变化的结论,这可能是因为,“意识”本身,就是一个抽象、难以测量的概念。人们也许永远都无法知道婴儿是否生来就有意识。因为婴儿不会用语言告诉我们,人们只能采用推断和解释来形成自己的结论。研究者们质疑儿童生来就具有理解所有权的能力,他们普遍认为所有权概念的获得起源于人—物之间的简单视觉联接。[6]
三、探索问题原因的
(一)这与一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有关
皮亚杰作为世界权威的儿童心理学家,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最大的缺陷是自我中心,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意识不到他人的观点,照顾他人的感受。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儿童在成长中已经具备了去中心化的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更有逻辑、系统地思考具体问题。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这两个阶段的过渡期。这使得部分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学,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物品所有权判断能力,对于自己喜欢的物品(如案例2中的尺子)又有很强的占有欲,觉得自己喜欢就可以拥有,或者自己先看见,就属于自己(先占原则)。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如无人认领的铅笔)则缺乏该有的责任心。而自我为中心,对喜欢的物品更加追求完美(如案例3中,不能接受整合的水彩笔少了一只)。图3-1-1是关于学生在学校遗失物品的情况。169名学生中,只有8.88%的学生从来不会在学校丢东西。可见关于物品所有权争执的机会会很多。
图3-1-1
孩子平常在学校经常会丢东西吗(文具、衣物等)
(二)与儿童所处的道德阶段有关
皮亚杰认为,5-10岁的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他们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如警察、老师、父母制定的,而不是自律阶段意识到规则只是主观协议。当他们在物权上发生了争执(案例2)或者因所有物品而引发了矛盾(案例3),更倾向于服从权威者的“判决”,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自行处理矛盾。
(三)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背景有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对169名学生关于物权意识及相关自理能力的调查中发现,99.41%的家庭经济水平中上,只有0.59%的家庭经济紧张。如图3-3-1
图3-3-1学生家庭经济条件
学生学习用品供求情况,有63.91%的学生供大于求。如图3-3-2。
图3-3-2学习用品供求情况
过于优越的物质学习环境,使年龄尚小的一年级孩子对学习用品缺乏珍惜,即使丢了,也不心疼,反正丢了还可以马上拥有。这种无所谓,容易导致部分孩子,即使知道是自己的文具掉了,也不会积极认领,从而出现“失物无人领”的现象。
(四)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有关
素质教育的时代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是众多学校的追求与目标。学校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努力做到各方面兼顾,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在课程设置上,智力方面的课程比重仍然是重头,品德课程虽有,但是课时少,在情操陶冶成效上需要更长的时间从学生身上慢慢体现。
(五)与父母的教育有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育儿方针,都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图3-5-2是关于孩子对自己学习、生活用品购买的参与情况调查,只有49.11%的学生经常参与到自身物品的购买中。
图3-5-2
教师在课堂上对孩子们参与物品购买的情况也借机进行了采访、验证。新起点一年级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Unit6 Clothes学习的是服装的主题。第一课时是学习6个服装的词汇T-shirt(T恤), shirt(衬衫), skirt(短裙), dress(连衣裙), socks(袜子), shorts(短裤).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询问价格。在单词操练环节,老师将询问价格与所学服饰相结合,借由学生贴身的物品,了解孩子们对这些物品的了解情况。由于学生只能表达10以内英文数字,因此价格环节允许用中文表达。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忆苦思甜法
忆苦思甜法,即让学生从优越的物质生活中隔离开来,为其学习制造障碍。比如,家长可以把供大于求的文具供应改为供小于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个阶段内(比如一周)让学生分组公用一本教科书,让其体会物质匮乏带来的不便,从而对自己的所有物产生珍惜爱护的情愫,在管理自己的物品是可以做到更加有责任心。
(二)故事演绎法
前运算阶段的孩子具有泛灵论的特点,认为无生命的东西也具有生命。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孩子玩亲子游戏,如铅笔无家可归了,真可怜,它多么想念它的主人,它的朋友啊。可是它的主人,却不知道铅笔已经失踪了!成天只对着新玩具橡皮玩,铅笔伤心极了......角色演绎、故事接龙等,通过这样的互动,渗透要保管好自己物品的道理。故意演绎法,对于处理儿童物品争执,同样具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三)见缝插针法。
前面提到,学校教育品德课时比例少的问题,尽管如此,如果每个学科,能在教学时及时、准确地进行品德渗透,可以加速提高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综上所述,一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能力的物权意识,但是关于物品所有权的纠纷依然频繁发生。通过家校的合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更清新的物权意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调查面积、区域的限制,只能反映特定区域学生的情况。关于学生物权意识的发展变化及稳定性,还需要继续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BlakePR,HarrisPL.Earlyrepresentationsofownership[J].NewDirectionsforChildandAdolescentDevelopment.2011,2011(132):39-51.
[2] BrownDE.Humanuniversals[M].NewYork:Mc Graw-Hill,1991.
[3] Ross, H. S., & Conant, C. L. (1992).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early conflict: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and alliances. In C. U. Shantz & W. W. Hartup (Eds.), Conflict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pp. 153–185).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李占星,朱莉琪. 儿童基于不同线索的所有权判断及其文化差异[J]. 心理科学进展,2016,v.24;No.196(12):1889-1896.
[5] Rochat, P., Robbins, E., Passos-Ferreira, C., Oliva, A. D., Dias, M. D. G., & Guo, L. P. (2014). Ownership reasoning in children across cultures. Cognition, 132(3), 471–484.
[6] 范鑫,杨丽珠,张金荣. 儿童关于物体所有权的早期表征研究:概念、理论与证据[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No.682,No.686(Z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