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坪
四川省泸县嘉明镇大同中心校 646128
常言道:“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意想不到、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
为什么会有这些笑话?如何有效避免和减少?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专门做了些收集。时间一长,积累一多,观念一变,于是脑洞大开、眼界大增。
先看看几个笑话——
散作满河“心”
学习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我让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试着默写。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完成了,有个“马大哈”竟然把最后一句写成了“散作满河心”。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在办公室,我没有讥讽他,而是避开问题,从另一个角度问:“你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吗?”
“动画片……,《西游记》?看过! ……”他有些意外。
我又问:“还记得孙悟空变成唐僧模样、当着妖怪的面用刀子划破肚皮把一个个心脏掏出来的情景吗?”
他想起来了,很兴奋:“记得,记得,太神奇了!”
我趁势说:“知道吗?那才可以叫散作满河心、满地心,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微风中倒映在河面的星星!”
还要我再说什么呢?孩子脸红了,很快准确完成默写,而且字迹清晰工整。我坚信:这次来自星星的笑话,一定会牢牢印在他小小的心里。
西出阳关无“敌”人
预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抄写全诗。有个学生把“安西”抄成“西安”、把“故人”写作“敌人”,他的学习成果展示引得哄堂大笑。
无独有偶,还有两个学生犯同样的错误——真是殊途同归、笑倒一堆!
“亡羊补牢”未为晚,我马上给孩子们讲了个“满城萧管尽开花”的笑话,大意是:明代沈石田有天收到朋友送来的一盒礼物,附信上说“敬奉琵琶,祈望笑纳”。沈打开一看竟然是枇杷,笑而回信“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朋友收信后羞愧难当,作诗自嘲:“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若有所思,我想:我的班上、我的语文课上,古诗词学习中指鹿为马、张冠李戴的情况应该越来越少。
停车“做爱”枫林晚
一天,我认为学生已经熟悉韩愈的《山行》了,就安排抄写和默写,没想到有个女生竟然把“坐”误为“做”,好端端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成了“停车做爱枫林晚”。换在今天,好事之人过分解读,小女生说不定就是名篇佳句被“恶搞”成现代“性文学”爆炸新闻的受害者!
幸好我没有气疯笑岔,通过课后私下了解,得知孩子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心情不好、上课精力不集中,加之忽略了“坐”相当于今天“因为”之意的课文注释和“坐、做”同音的影响,导致闹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笑话。安慰之后,我委婉告诉她“做爱”一词的含义和错误的分量。女生认识到了问题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脸腮绯红,不仅重新抄写、默写,而且将此事写进日记,作为深刻教训警示自己。
笑话归笑话,笑过之后,我们应该有什么思考和办法呢?
一、学习之前的预见
毕竟,古诗词所展示的内容、采用的手法和必须严格遵循的平仄、对仗、音韵等格律规则,各方面远离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学生学习起来本身就是巨大的障碍,更何况还有古代汉语语法的巨大挑战!
事出有因、辨证施治。由于同音、形近导致区分困难情有可原,一字(词)多义、同音和形近兼有的情况下,字词混淆更是“家常便饭”。辨识汉字特别是生字、理解有难度、容易因读音和字形混淆的关键字,除了提醒学生多读多看,还要他们引导理解比较。只有建立在语言环境、文本关注基础上的学习,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并得以巩固、迁移。
试想:假如教师课前预设预判做足了“功课”(备课不仅备课标、教材、教具、学具等,更应该备班情、学情、学法),怎么会有那么多学生的笑话出现?完全可以想见:假如教师不充分考虑学生千差万别的情况,不充分尊重孩子接受新知的规律,不充分做好课堂教学必要的应急预案,势必会闹出类似的、更多的笑话,那时候,该笑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
笑话不可怕,可怕的是听之任之、没有反思和欲盖弥彰。古诗词学习永远在路上,如果笑话算是“前车之鉴”,那么防患于未然的预见预判和措施应对就不会是“后事之师”了。
预见,为了最美的遇见。
二、学习之中的应变
我们经常说到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置,这既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更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双师型”、复合型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储备的更高要求。
当课堂上“一字笑千军”的尴尬发生了,明智的、经验丰富的老师总有妙法从容应对。
学习贺知章《咏柳》,有位老师发现一名学生将“似剪刀”读写成“是剪刀”,立即调整教案改变方法,让同学们讨论“似剪刀、是剪刀”的区别。课堂更加活跃了,大家的注意力不再是取笑小伙伴,而是和他一起找原因:shi、si不分,读写粗心,……。
老师继续引导孩子们比较联系、深入探究,结果有的从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入手,有的从“裁”“剪”二字入手,有的从“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地上霜”入手,更多的发现让师生收获满满。
更可喜的是:那个学生虚心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建议,正视问题、改正错误并坚持方言辨正,普通话流利了、语文成绩提高了、古诗词学习兴趣浓了、登台亮相的底气足了,成了班上和学校朗诵会、故事会、演讲赛以及红领巾广播站播音主持的“网红”。
试想:那些简单粗暴、“臭骂、讥讽加处罚”的方式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兴趣、巩固成果吗?不变应万变、纠错也精彩,这也可以印证一句教育界的行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科学应变、善于应变、坚持应变,可能发生的笑话就可以有效规避甚至华丽嬗变。
应变,源于最美的遇见。
三、学习之后的总结
不少老师经常感叹:我有多少多少想法、多少多少故事、多少多少点子,就是没有时间、没养成习惯,加上文笔不佳,教学论文不敢写,教育故事、随笔、杂谈也浅尝辄止,久而久之,不了了之,宝贵的资源白白浪费了。
这能怪谁呢?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自己的原因更重要。只是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不总结不反思、不积累不尝试,我们很大程度和当牛做马卖力气做苦役没有什么差别!
总结反思,找原因、想对策。师生一起行动,查“病根”、开“良方”,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为的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总结反思,学经验、防反弹。科学运用“拿来主义”“实用主义”,借鉴人家的成功做法,掌握主动权、保持热爱度,在“山重水复”中实现“柳暗花明”。
总结反思,固成果、成习惯。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亮点,引领古诗词学习“更上一层楼”“望尽天涯路”。
小事不小,纠偏趁早。课前预设就是抓早、抓小,课后总结也是检查、反思,课外延伸(如课后服务)还能补救、巩固。如此一以贯之,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笑话不可笑,转化更重要。如果我们能在古诗教学方面做些实实在在的思考和研究,在一首古诗学习的前中后等环节和细节做好预防、处理和巩固,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动力,还有什么老师或学生的笑料被人提谈呢?
在预见的前提下应变,在应变的基础上总结。
总结,留住最美的遇见。
笑话,化成最美的遇见、最美的记忆。教育改革、文化繁荣、国粹弘扬、汉语国际化浪潮势不可挡,富有中国风、语文味、文艺范的古诗词教学可以而且应该在大语文的广阔舞台有更加惊艳的表现,曾经的笑话或许是旧事重提的一段佳话,当年的粗心大王、“别字大王”说不定就是传承弘扬祖国文字未来的真正“大王”。
2020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