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开利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供电服务中心 河南省濮阳市 457001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推动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更加迅猛,各项工程建设数量日益增加。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配电电缆施工在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主要在于配电电缆施工质量对整个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有直接性影响,就此本文基于电力工程,首先分析配电电缆施工技术现状,然后探究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施工技术
引言
电能是发电厂以升压变电站、配电线路等为主被输送至各个用电中心,而后经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等,均匀、有效的配置各用户端,以上运输模式有益于减少电能的消耗量。在社会现代化建设脚步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城市电网系统建设也加速,电联线路在国内很多城市配电网系统中均有应用。加强电缆电线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及建设过程管理,是优化配电网建设效果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部分业内人员对技术要点及有效控制措施掌握不扎实,鉴于此,笔者做出如下分析。
1配电线路的电力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1.1电力施工技术问题
现阶段,配电线路电力施工技术标准尚未明确,且电网建设中配电线路工程内部人员,其对电力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有所区别,使得配电线路电力施工效果不同。此外,少数施工人员在配电线路施工中,未能按照相关线路敷设、设备安装技术规范完成施工作业,导致配电线路电力施工管理质量不佳,电网建设水平不高。最后,企业缺乏先进的施工技术,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往往会将技术垄断不会无偿向外传授。相关企业想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必须多方寻求渠道,另外企业自身也要加大对技术的研发,只有自身掌握先进的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反而会领先于其他相关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相关人员在电网建设中加强配电线路电力施工管理时,还应重视配电线路工程中电力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以及该技术应用中的施工管理。
1.2特殊性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配电线路还有特殊性的特点,它要求各个单位间协调工作。因为施工作业的环境较为特殊,所以必须要严格依据技术规范以及标准来开展施工作业,确保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都能够达到较高的要求。同时,配电线路施工现场的管理同样有着较高的难度。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容易由于缺乏细节管理而导致工程效果受到影响。此外,在进行施工时,影响因素是会不断变化的,因此,要想确保管理策略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要做好对施工现场环境的调查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所有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可靠的预防方案,避免工程的施工效果被影响。
1.3电力施工材料管理问题
配电线路中的电力施工材料管理,同样是电网建设中配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配电线路施工期间,偷工减料是材料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尽管在国家政策干预下,该类问题已经得到明显控制,但部分企业为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仍然会存在侥幸心理,在塔杆、配电线路设备施工中,出现减少材料比例的行为。而电力施工材料管理的现存问题,会使配电线路工程安全隐患风险较大,电网整体建设质量难以保障。
2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
2.1直埋式施工技术
在正式开展电力工程配电施工时,对于电缆铺设部分的施工作业,当前应用比较普遍的施工技术为直埋式施工技术,与此同时,相关施工人员要结合工程所在区域对施工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施工图纸中提出的要求进行施工方案编制。通常来讲,在进行电缆铺设施工作业方案编制的内容中,需要与当前电力工程施工环境相适应,同时,还要对工程施工所处现场的电缆方向、路径等信息有基本了解,除此之外,在施工期间还要安排相关人员对电缆实际施工长度进行不断测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测量电缆施工长度时应根据实际需求保留合理电缆余量,这里所讲的余量一般为实际电缆长度的0.5%-1%即可。明确电缆施工长度后,还要确定施工现场中电缆沟深度和宽度,对于该部分可通过运用白色线条进行划线的方式,根据空间来明确电缆沟宽度参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为之后电缆敷设过程中,保留足够的人工施工空间。就当前我国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施工现状来看,当前施工中比较普遍的电缆沟深度、宽度分别为800mm和200mm,但在实际施工中,应对电缆沟边坡垂直度部分给予一定的重视,在进行挖土作业时,将挖出来的土放在电缆沟两侧即可,这样做便于之后回填作业方便进行,完成上述施工作业后,相关监理人员还要对施工成果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后,才能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电缆表面敷设厚细沙,以此对电缆沟起到保护意义,之后即可进行回填作业。
2.2敷设的方式分析
一是为直埋方式。对于直线敷设的方式而言,主要是对电缆进行敷设施工,在对电缆进行施工前,需要对电缆沟作出仔细的清理,为电缆的敷设提供出相应的保障。此外在电缆进行安放前需要对滚轮的放置位置进行合理控制,对其滚轮安放距离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为三米到五米,需要将滚轮合理的安放到电缆沟中,在滚轮的带动下,能够让电缆根据相关的顺序进行敷设。然而在对电缆盘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专业的线盘支架对电缆盘做好架设工作,其中架设的距离必须要控制在五米到十米,对于一些其他的方式而言,这种方式的投资资金不是很多,施工的过程中流程也相对简单,比较适合应用到电缆施工。
2.3对电缆的接头进行合理处理
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电缆接头位置的施工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工作环节,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电缆接头如果处理方式不恰当将会导致电缆事故的发生概率是比较高的。因此,在进行电缆接头处理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电缆接头的施工,并保证导线和电缆之间的连接部位是平滑的,从而有效保证电缆接头处理工作的规范性。
2.4做好对电缆外围的保护工作
在实际架设配电电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保障电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往往需要对电缆的外围进行一定的防护。通常情况下,防护电缆外围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将保护套安装在电缆的内芯外围,通过保护套的安装消除电缆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第二种则是进行土体回填的方式有效保障电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外部安全隐患。
2.5架空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对于某些电力工程所处施工环境比较特殊时,在进行配电电缆施工时就不能应用普通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出现了架空电缆敷设这一新型施工技术,运用该技术开展电缆敷设施工作业过程中,要想切实保证电力输送符合相关标准,这就要求对电缆横截面范围进行相应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控制范围在35mm2前后,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对电缆使用性能起到保障性作用。另外,对于施工中的曲线半径部分,需要控制其波动范围,以此从根本上保证电缆敷设效率;若对同一条线路进行电缆架设施工时,要求电缆数量在6根左右,并且电压为35kV,以此保证输送作业正常,符合当前电力工程对传输方面提出的施工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讲,电力工程作为满足当前人们实际生产生活的基础国民工程,在实际施工期间,其中涉及比较专业的施工内容相对比较多,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根据施工规范开展施工作业,才能避免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配电电缆在实际应用中作用。
参考文献
[1]卢云龙.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大科技,2020,?000(007):74.
[2]王琦.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轻松学电脑,2019,?000(024):P.1-1
[3]赵燕鹏,李传东.35kV电力线路单相完全接地故障位置的查找方法[J].电世界,2019,60(07):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