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期   作者: 林晓红
[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林晓红
        (福建省漳州市金峰小学 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构化思维则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结构化教学主要是从小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主,对学生知识结构进行完善。由此,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知识学习的时候往往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这是需要教师做出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不断的优化结构化思维教学的运用,全方位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结构化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前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往往出现碎片化的问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难以统一。而且教师在教学短视化的实施下,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在立足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情况下,有效挖掘数学教材内容。在全方位整合数学知识的情况下,保证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产生极大的影响。结构化思维有效运用带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教师需要更好的带领学生成长,在结构化思维运用之下促进学生认真学习。
一、结构化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结构化教学展现出一定的意义,结构化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数学教学当中所涵盖的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构,以结构化教学为出发点,让学生领悟数学结构,把握学习的具体内容。比如,在低年级“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从直观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分数认识之下,让学生拥有清晰的认识,在今后学习当中学生对分数形成抽象完整的认识,明确其中的关系。在完善知识联系之下,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第二,结构化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能够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转变以往教学模式,将碎片化的内容全方位的整合,以清晰明了的教学方案和体系为出发点,真正的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带来一定的参考和指引。最终,在结构化思维有效运用之下,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认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情况下,也感悟学习的精彩[1]。
二、结构化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关注原始关联,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
    教师立足小学生的发展角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整体把握。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从知识的原始关联入手。在立体图形学习之后讲述平面图形的时候,教师从立体图形入手让学生认识面和体之间的关系。然后,讲授角和线的时候,可以从平面图形分析,学生关注角和线的具体关联。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把所学习的数学元素有效连接。在有机整体学习之下,更好的感悟数学学习的意义。

以系统性思维培养为出发点,学生在认识数学学习精彩的同时,也更好地形成较强的感知认知。将知识点紧密结合,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系统更加全面和完善。
(二)把握不同视角,提升学生层次性思维
    从整体感知入手,对数学知识有效分析,主要是让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从整体认识之后,立足不同视角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数学知识结构之中。教师在针对“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时候,可以从多个层次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运用测量法量出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然后,也可以借助撕角方法,把三个三角形的角拼成一个平角。由,此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教师开展层次性教学,让学生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验证。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情况下,也会锻炼思维能力,以层次性思维为出发点。
(三)重视反思追问,提高学生本质性思维
        数学结构化教学在遵循知识本身结构的情况下,还应该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问题。以追问知识源泉为主,这是让学生数学思维得以培养的重要方向。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适当的给予评析和引导,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定势,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拥有清晰地认识。在融会贯通之下,也能够举一反三[2]。
        比如,针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补割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然后教师适当的开展追问,比如“为什么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应该如何转化?”在一系列追问之下,学生拥有转化的思想和方法,领悟数学问题解决的真谛,由此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四)优化搭建桥梁,树立学生迁移性思维
    学生结构化思维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还应该有效灵活运用知识,把所学习的内容合理运用到问题解决层面上,这是迁移性思维养成的重要方向。教师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比如,针对“圆柱体体积”学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开展有效迁移,自主把圆柱体体积推导迁移能力,让学生知识得以内化,也会获得新的学习经验。学生在拥有新的知识结构之下,也会立足原本知识结构的桥梁搭建。在全方位的获得条理性学习思路之下,更好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3]。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以结构化思维为出发点,让学生的知识点学习更加全面和系统。教师教学的时候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对以往教学方法有效转变,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况下,让学生在认识数学学习重要性的情况下,也会从根本方面入手更好的感悟数学知识学习的精彩。希望在本文研究之下,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江妹.结构化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20(07):38.
[2]温海澍.结构化思维在小学数学课程统整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9(24):62-63.
[3]夏玉英.结构化:一种必备的数学核心素养——结构化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