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1 陈刚2
1青岛中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黄岛区266432 2青岛国信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山东青岛崂山区266100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受社会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低、工期紧作业面复杂,施工过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本文通过对市政工程施工特点的阐述以及近年来事故的分析,借鉴现代安全管理模式,重点从安全风险控制的角度,阐述了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对防范和遏制施工安全事故的有效性,以期从源头上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市政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措施1.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
1.1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有三大特点:一是产品相对固定,人员流动性大;二是露天野外作业多,作业环境对施工影响大;三是施工场地局限性大,动态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随工程进度的变化,不安全因素变化快。因此,各项安全措施必须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及时调整,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1.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事故类型
按照事故类型划分,2019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中,有415起为高处坠落事故,123起为物体打击事故,69起为土方、基坑坍塌事故,42起为起重伤害事故,23起为机械伤害事故,20起为触电事故,分别占总数的53.69%、15.91%、8.93%、5.43%、和2.59%;另外其他类型事故共发生81起,占总数的10.47%。其中的较大及以上事故有82.61%为以土方和基坑开挖、模板支撑体系、建筑起重机械为代表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事故,13.04%为管沟开挖导致的坍塌事故。另外,项目部违法违规问题突出,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导致的事故约占到总数的80%。
1.3影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缺陷。施工企业应加强对人和物的控制,不断改善环境,改进管理方式,从措施、交底、教育、防护、检查、改进等六个方面,推进安全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为改善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条件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统称为安全技术措施。本文主要从风险预控的角度探索解决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技术措施。
2.1 风险管控技术
风险管控是由危险源辨识与分析、风险管控对策制定、管控责任落实三部分组成。
2.1.1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危险源辨识的前提,是要科学合理的划分风险点。可以按照区域、功能、施工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单独或组合划分。再对每个风险点内部的不同危险源进行辨识,在充分考虑动态变化、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力争覆盖施工项目内所有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
对于作业活动的辨识,可以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首先按照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将作业活动进行划分,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并填写辨识分析记录。
对于设备设施的辨识可以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按功能或结构将设备设施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逐一列出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
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的实际,对辨识的风险点进行评价,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繁程度进行赋值,以确定风险度的高低。风险评价通常可以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事故树分析法等。
2.1.2 风险管控对策制定
可以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五个方面,统筹考虑安全性、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等方面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工程技术措施是通过运用消除、替代、封闭、隔离、移开或改变方向等方式实现本质安全的措施;管理措施包括规范作业程序、实施安全许可、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设定警示标志、减少暴露时间、加强监控量测等;教育培训措施包括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进场教育、班前会、安全技术交底、日常安全教育、关键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等;个体防护措施是指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护服、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绝缘手套、绝缘靴、呼吸器等;应急措施则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应急队伍的组建,以及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风险控制还应根据环境和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对变化的风险点进行再评估、再识别,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2.1.3 管控责任落实
按照风险的高低,对辨识出的风险点实施分级管控。对于风险等级高、管控难度大、易导致严重后果的,由高层级进行重点管控;而且,下一层级必须同时负责上一级管控的风险,并逐级将安全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公司、项目部、班组和岗位。
2.2 隐患排查技术
隐患排查针对的是控制风险的各项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的要求,根据风险点的管控层级,确定负责隐患排查的层级和频次,编制覆盖所有控制措施的排查项目清单。按照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做到定期排查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及时收集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通报隐患信息、对于能够立即排除的隐患,由现场人员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下发隐患整改通知落实隐患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措施,及时反馈、验收治理情况。
结论: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安全生产”成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建筑业发展的主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将“安全第一”的意识根植于企业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将安全生产的关口提前到风险控制上,通过健全组织、落实制度、加强投入、科学应急,全方位、多角度夯实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沈斌国.浅谈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现场管理措施.建材发展导向,2018
[2]本刊编辑部. 生命至上 推动建筑施工安全发展[J]. 建筑机械化, 2019(06)
[3]于得祥 巩继涛 王浩 师文.风险分级管控在烟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山东工业技术,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