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丹麑
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市 545001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随着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发展,受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景观也在随之丧失。将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保护和传承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乡村地域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先进现代文化,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连续的文化脉络,为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注入力量。
关键词:文化景观;美丽乡村;建设;活化
1.项目周边情况及用地现状
百乐村百乐屯位于柳州市西近郊15公里处,距离市中心13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北接一级公路柳太路,全屯面积0.8平方公里。 近年来,百乐村着力发展甜竹笋产业,为配套打造螺蛳粉小镇,有千亩甜竹笋原料种植。自发展甜竹笋产业至今,形成了具有特色产业种植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围绕螺蛳粉小镇“一镇五区”的规划定位,把百乐村打造成以竹文化为主题的城郊型乡村旅游点之一。
村屯内交通游线上道路路面不平整,村内缺少完整的交通环线。建筑外立面缺乏风格的统一,文化景观的营造不充分。村庄内以及山上缺少吸引游客的景观节点,不利于旅游业的引入。
2.设计构思
百乐村有优良的特色产业种植生态经济,项目建设以建“百姓富、生态美”新农村为目标,打造柳南区 “广西县区最美新农村”,建设一个以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业为主的美丽宜居乡村,使之成为柳南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展示窗口。项目景观设计以“幽篁里,情归处”作为设计理念,突出人文与情怀的设计定位。
村外一座山,村畔一湾河。百乐村依附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落偎依在山脚之下,拥有着草绿花香、水美林丰的自然美景。为了更好的提升整体文化品位,提高村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百乐村内村庄风貌及湖心岛周边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形成集竹海观光、竹文化主题体验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竹类大观园。
3.美丽乡村景观建设
依照“美丽乡村”生态、生活、生产一体化的建设理念,百乐村的景观建设可分为村庄风貌景观建设和特色文化景观建设两方面。
3.1村庄风貌景观建设
基于山水文化生态理念,结合现代景观生态技术,对百乐村内自然水系加以人工设计,对污水环境进行治理,创建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针对含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民居加以保护的同时赋予其新的功能。坚持 “修旧如旧”的原则,避免拆除和根本性的改造,强化了建筑山墙、屋顶等具有特色的符号。根据对当地传统民居色调的提炼确定主色调,使其建筑风貌最终与村落整体景观环境呈现一种“亲切地”融合感。对于重要节点的民居,回收利用旧建筑中符合再次使用功能的建筑材料,使材料实现最大化的循环使用。将建筑外墙以灰白为主色调进行粉刷装饰,配上淡雅的手绘竹子图案来突出竹文化。交通上主要对村庄主要街道的路面拓宽与街景绿化提升,提高街道通行能力与小环境品质。除此之外,结合变化的河道、聚集而成的池塘而设计的亲水景观、五孔桥及临水长廊,供村民进行日常洗菜、洗衣等活动所用,延续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的乡村生活场景。以竹文化为主题对主要景观节点进行改造,包括新篁广场、万竹掀涛节点、幽篁亭、修竹长廊、入口门区、登山步道及山顶观景平台的改造与设计,建筑围墙上的竹子场景彩绘、竹诗词,节点上配置的各类景观竹和竹图案铺地等景观细部处理贯穿于整个村落,无不散发着“竹文化”。针对村落原有的古树名木也进行了保护性生态景观设计,如村尾供村民祭拜的香樟社王树,用景观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保护,以树为中心配以圆形木平台和围栏,营造出简单、自然而又亲切的景观空间。同时对于村屯内现有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也进行提升改造,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3.2特色文化景观建设——竹海公园规划设计
文化景观建设是“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核心,是乡村景观各具特色的基础。百乐村文化景观建设是以“竹文化”为主导,结合山水文化开展起来。项目围绕“自然、生态、野趣”的项目定位,进一步强化竹类品种主题特色,将观赏竹品种分布于整个百乐竹海中,并利用“百乐一期”已有构筑物形成竹类品种观赏点。
竹海公园的规划依据自然之“势”,重新界定山水比例关系,将百乐村重新带入山环水抱中。围绕山水形成公园的大环线,在自然与村落的相互渗透下形成第二个维度的动线,形成丰富的步行游线路,以游路穿林涉水,环绕内部山水核心,在高差、曲率和开敞变化的曲径中游赏,形成“步移景异”的散点透视空间。
整体上从“食、用、住、游、学”五个角度进行功能融入,形成了多元休闲活动分布以及多主题的生态体验节点,包括了:科普展览、户外摄影、饮茶会客、竹编织体验、竹笋宴、户外垂钓、房车野营等。
公园根据现状及与周边环境的联系,结合空间的属性和特质,园内设置一主两次出入口和七大景观节点,各具特色的美景在公园动线上一一呈现,分别为主入口-竹博园入口,次入口-竹报平安,次入口-竹性感孝;五大景观节点,分别为竹林七贤、竹溪六逸、熊猫与竹、竹林幽径、竹乃法身。
全园共收集竹类品种60余种,其中柳州乡土竹种30余种,域外引种30余种。将竹海公园打造成柳州主要观赏竹科研基地之一。让游客体验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竹子意境,是深度感受竹文化的重要一站,着力打造柳州市的第二个天然氧吧。
4、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中“活化”乡村文化策略
美丽乡村景观的建设,不仅需要策略规划,而且需要用文化的力量来推动乡村景观的建设,坚守乡村文化,保护和营造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让乡村文化景观和地域特色成为美丽乡村中最美的风景。对此,要重视乡村文化景观的建设,以活化乡村文化作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探讨活化乡村文化的方法和途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4.1建设文化景观的多样性
一般浓厚的乡村文化特色都是由当地的特色建筑、传统建筑等元素来体现,在建设乡村文化景观中可以维持、保护和传承当地的特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于此同时继续开发其他的乡村文化,如大力发展乡村附近的古遗址,宣扬历史文化,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当地的环境特色,从乡村的青山绿水、土壤植被来体现乡村的文化特色。青山绿水也是山水文化,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水文化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而成的天然的文化景观,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的开发山水文化,促进美丽乡村的发展,营造一个美丽的乡村环境。以山水为基底环绕着其他文化景观共同提高乡村文化景观的质量。
4.2建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景观
乡村文化遗产的特点在于具有时间和地域特征的自然景观、历史文物、传统建筑及民风民俗。在美丽乡村的建筑中既有历史见证的传统建筑和生产用具也有现代生活中满足人们需求的现代建筑及工具,建设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突出村落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保留乡村独有的乡野意境文化的同时减少负面干扰地进行人为的保护性开发,应尽可能保持乡村原生风貌,坚持原真性的保护原则,保护与传承乡村最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它所包含的所有历史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遗产完整、真实地沿袭和传承下来,活化整体乡村的景观风貌。
4.3尊重政府引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涉及到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的修缮与维护,民间技艺、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弘扬,以及村庄规划设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但政府只能是配角,而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农民唱主角。尤其是在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农民既是乡村文化遗产的持有者、传承者,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力量,而不能把农民看成是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被动接受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形成强有力的内外推力,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激发农民群众在家乡建设与保护传承乡土文化中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让他们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最大贡献。
4.4大力挖掘乡土特色,开发乡村产业
美丽乡村之"美丽",不仅体现在山青、水秀、房美、路洁,更体现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因此,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产业先行,即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从适应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挖掘地方特色,突出比较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其次,应抓好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机遇,把农村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等资源融入乡村旅游,打造"生态+文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催生各地的文化业态,开发美丽乡村的乡土特色,形成 “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让这些产业带动乡村的发展,只有以文化的角度发展文化产业,村民才更有意识的保护乡村文化和挖掘乡村文化。在大力推动活化美丽乡村文化的背景下,挖掘乡土特色文化,开发乡土特色产业。此外,还应注意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倡导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文明消费,保护良好生态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道。
5、结语
“美丽乡村”乡村景观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必须遵循“以人为本” 的原则,通过具体场景空间的分析与资源挖掘,将乡村景观重新拉回到村民日常生活与生产的综合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出丰富多彩的乡村景观,从而带给乡村健康、特色、持续的发展。 针对具有良好山水环境条件的乡村景观建设,则要以“山水文化”哲学思想为指导,整合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当地村落文化底蕴,让文化引导着乡村的景观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通过对乡村整体景观格局、景观空间和景观细部的设计,及对乡土元素、乡土植物的运用,来活化自然生态景观、乡土文化景观和生活生产景观的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丽乡村,使乡村重新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明松.中国风景园林与山水文化论.中国园林,2009(3).
[2] 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中国园林,2003(1).
[3] ]官紫玲.美丽乡村规划中活化“乡村文化策略研究[J].时代农机,2016.
[4]陶良虎,陈为,卢继传.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实践与案例[M].人民出版社,2014.
[5]朱启臻,赵晨鸣,龚春明.留住美丽乡村——乡村存在的价值[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