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
广西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545005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景观建设与设计作为提高城市整体面貌的重要因素,在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威胁的压力下,生态型城市的趋势也日渐明显。城市建设中追求的生态性也是通过城市景观所反映出来。因此,提倡海绵城市理念,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努力应用,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城市生态问题。本文通过工程案例,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景观设计;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
引言
海绵城市是指让城市具有海绵的性质,是新一代的雨洪管理概念,也叫水弹性城市。具体来讲就是城市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利用雨水,并通过城市内部整个体系的利用,系统整治城市内各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工程,以此加大城市储水能力,能够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实现城市的自我调节。海绵的一个特性是能够自如的吸收水分,保存水分并释放水分;另一个特性是它经过压缩后能够反弹到原来的样子。而海绵城市的目的就是要与海面一样,不仅能够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而且还能在城市需要时将储存的水进行释放和利用而保持住原来的形态。
海绵城市包含了三项内容:一是城市通过对自身各项基础设施的改造,改善排水体系,让城市水更好的循环;其次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甚至避免洪涝时给城市造成的影响;再则通过园林工程建设将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广场设计和城市绿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是雨水净化的主要对象。在海绵城市的构建中,由于技术的限制,当前雨水净化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活用水需求,这样一来,积蓄雨水主要用于景观工程维护和城市绿化工作中。在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广场和绿地中海绵城市相关设计,有利于更好地节约城市淡水资源。因此,需要将海绵城市理念同广场设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让透水性铺装的应用得以增加利用。如果遇到暴雨季节,可以将其充当为排水渠道,进而有效将雨水储蓄到广场或是绿地中,等待需要时,将雨水作为绿地的浇洒用水、广场的冲洗用水或是景观水体的补水。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柳州市河东中心区域,地处桂中大道南段东侧。地块呈东西向纺锤形,东西长395.55米,南北宽114.94米,净用地面积为30118.80平方米(合45.18亩),项目为地下两层建筑,地面为广场和绿化景观。地面广场东西向贯穿河东中心区,东接晨华路,西接桂中大道,南面规划路通瑞安路,北面规划路接瑞康路。城市干道环绕项目基地,四通八达,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2.设计定位及策略
由于广场形成城市的廊道,面向各个方向形成可达的流线,增加了周围建筑的互通关系,广场周围又以商业办公楼作为内环线,住宅小区为外环线,延伸出相互嵌套的景观需求。因此本设计运用一致性的景观元素及细部设计表现,通过融合区域特性——商业广场、社交、人群活力为重点,进行空间划分,反映各区域的不同性质及空间特质,并结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形式及装置,营造现代风格的城市广场整体景观。
3.设计构思
整体设计与柳州当地社区和文化相呼应,将柳州市鲜活且极具有代表性的市花——洋紫荆花作为灵感的起源,并结合其花瓣形式、色彩和花蕊的元素创造出有活力、大胆创新的设计构图及景观构件。再通过融合以商业广场、社交、人群活力为重点进行景观空间划分,满足商业与社区、广场与公园的人群需求,鼓励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景观整体设计
广场分为一轴两区,分别为东西向中心景观轴线,商业广场及社区公园。广场中间部分为商业及广场硬地区域,中心设下层商业广场,公园绿地则包裹着商业广场。分区更好的诠释了基地周边的分布格局——商圈及社区。中心景观轴线亦是人行主要流线,为东西向广场通廊,为穿行集散的主要通道;公园绿地中的次级园路环绕四周,均为1.8米的散步道,并结合周边楼宇铺地设置了多个出入口。
广场西侧为人行主入口。主入口设置大型雕塑,以花蕊为形,高大伫立在广场入口处,成为场地和周边难忘的地标。东侧次入口以线性的铺装与树阵进行引导,强调入口的景观序列感。
广场中部一道如同弯月的蜿蜒水景划分开私密的广场空间与公园景观空间,就地收集、再利用的雨水在其中流淌,潺潺水声让其成为了空间的焦点,为居民和外来的客人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高大的建筑遮挡了冬季寒冷的西北风,而夏季东南风穿过水景的上方,沾染上湿润的水汽,创造出更为多样化的微气候。弧形的长廊紧靠水景亦贯穿广场中央,像一道彩虹划破天际,在空旷的广场通廊上为群众提供休息与遮阳避雨之处。长廊采用木格栅与彩色玻璃的顶部设计,增加了光与影的趣味。
象征着风的线性铺装和以风中飘落花瓣为形的块状绿地和活力座椅相结合,通过不同组合排列,为人们创造一处休憩、停留和享受的舒适、恬静空间。设计锯齿状的种植池带别出心裁,低矮的花卉、草本和灌木栽种在略略高于地面的种植池中,高低起伏、层次丰富,限定出社区公园的边界。人们可以在种植池边的石笼座椅小憩,享受片刻自然。
地面广场利用大台阶和自动扶梯到达中心下沉广场。人们可在台阶两旁的木坐凳休息,墙面的垂直绿化为下沉广场区域锦上添花。
项目设计绿地率将达到50%以上。
5.植物种植
乔木的选择上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多选取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树形主要以树干笔直的树种为主,常绿与落叶树相互搭配,以阵列乔木加草坪的形式形成序列感极强的集中绿地,保持通透的视线通廊。设计的主要乔木主要有银杏、小叶榄仁、盆架子、八月桂、蓝花楹、洋紫荆、黄花风铃木等。
锯齿花园主要种植多年生草本及花卉,线性及错落的种植方式韵律感十足。主要种植的品种有粉黛乱子草、狼尾草、细叶芒草、紫花芦莉、麦冬、花叶假连翘、红花檵木、福建茶、红叶石楠、黄素梅、蜘蛛兰、喜花草等二十余种草花地被植物。
6.海绵城市在本次设计中的运用
6.1 透水铺装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泥森林”的出现,意味着吸渗、排洪能力大幅下降,透水铺装材料在园林工程的运用也愈发重要起来。透水材料按照面层材料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透水砖铺装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主要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按铺装路面结构可分为整体铺装结构和砌块铺装结构,其中整体铺装路面较有代表性的有:透水水泥混凝土及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普通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砌块铺装路面较有代表性的有:普通水泥硅砂透水砖、花岗岩面砖、陶瓷釉面砖、水泥硅砂透水砖及生态陶瓷透水砖等。透水铺装结构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
本项目设计中铺装面积约为13500平方米,铺装材料主要为陶瓷透水砖与花岗岩,其中透水砖铺砌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陶瓷透水砖是指利用陶瓷原料经筛分选料,组织合理颗粒级配,添加结合剂后,经成型、烘干、高温烧结而形成的优质透水建材。陶瓷透水砖主要材质是陶瓷经高压压制和高温烧结而成。这种透水砖强度大,抗压、耐寒、耐风化、不易出现压碎及断砖,可无限次重复使用,是市场上较好的一种优质透水砖,透水率可达75%以上。本项目通过大面积透水砖的运用,在降雨时,雨水可以透过陶瓷透水砖入渗地面,通过铺装底层的排水管排出雨水,进人城市绿地和生态基础设施中,有效削减雨水径流,节约水资源。透水砖作为处理地面雨水渗透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对海绵城市建设有着重大工程实际意义。
6.2 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是指在绿地建设时,使绿地高程低于周边地面一定的高度,以利于周边雨水径流汇入的一种绿地处理方式。下凹式绿地具有补充地下水、滞洪、调节径流、净化雨水以及削减径流污染物等优点,并且投资较少,是一种能同时满足多种要求、具有创新意义的能有效利用雨水的措施;它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城市内涝,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降雨初期造成的径流污染,对解决城市水资源匮乏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下凹式绿地可以在降雨时对雨水和其他绿地溢流的径流进行汇集和快速蓄存,利用植被、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截留和净化地表径流,雨水下渗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含量,补充地下水资源量,同时还可以借雨水呈现景观水系的效果。
项目基地内设计的绿地90%为下凹绿地,其主要是“面”的作用较大,它能够承接较多的雨水,而且其土质是经过进一步改良的,设计的本土草本是其内部主要的植物。绿地中设置溢流管,当暴雨来袭时,因渗透不及的雨水通过溢流管进入地下导流盲管,雨水通过盲管引入设置在场地内的模块式储水池,再由储水池再次分配回用雨水,达到进行局部浇灌的目的,而地表径流的雨水非直接进入雨水管道,从而达到海绵城市雨水滞留的低影响开发策略,降低雨水管道的行洪压力。
7.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部的排水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美化城市。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公园能促进自然水的有效排放,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豪.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8,04:134-135.
[2]宋玉福,杨旭,何恩勇.浅析透水铺装材料在广西本土园林的应用[J].城镇建设,2019,23.
[3]刘志刚.下凹式草地对降雨径流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J].防护工程,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