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月第35期   作者:董凛
[导读] 任何建筑工程都必须要拥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
        董凛
        海南金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570105
        摘要:任何建筑工程都必须要拥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从而能够应对新时期背景下国家、社会以及广泛群众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由此,针对安全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制度问题和风险隐患,尤其是可能会导致事故的漏洞,都必须要加强管控,以避免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造成阻碍。除了常规性的分析安全隐患、加强制度落实之外,施工期间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训也十分有必要;另外,应急预案是否合理也有必要进行反复核实。建立并持续性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在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能够顺利投入运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前提之一,必须要引起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这样才能够为我国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一、建筑工程常见安全风险分析
(一)制度角度的风险
        建筑工程针对自身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保证完善且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促使工作顺利完成,即便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不过依然有很多企业当中缺乏完善管理机制,基本上只是针对一些比较常规性的建筑项目所整合而来的制度,普适性并不是非常理想,这势必会导致建筑工程无法在某一个项目上顺利完成。另外,大多数建筑工程都会涉及较多繁琐的工序,现场管理必须由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够保证高度的安全性,不过就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很多建筑工程在运转当中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都不是非常高,而且因为很多工程并不能被常规的安全管理制度所适用,很多管理人员没有针对性管理意识,只随着其自身以及施工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安全管理,很难保证其实效性,往往容易给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二)技术角度的风险
        因为建筑工程风险隐患的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特征,其中有一部分风险隐患是会发生在技术领域的,比方说施工设备运作不畅、材料堆放不合理导致材料受损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施工地区处于较为极端的气候带或者地质特征但是没有配备对应的适合材料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等。事实上,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建筑企业自身忽视管理问题所造成的,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不重视工程安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且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强化策略分析
(一)健全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奠定本质安全基础
        1安全管理规范制度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具备较为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必须要立足于系统工程原理基础之上针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以及有效分析,同时参考国家出台的对应法律、标准等制定安全管理规范,借助规范化且程序性的管理流程提升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能。通常来说,安全管理规范制度涵盖生产例会、教育培训、风险评估、技术交底、审批论证、生产检查、事故报告等诸多方面的行为标准,会根据工程实际有所调整。对于该制度应用在实际工程当中是否科学合理,施工企业可通过组织专家论证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完善。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这一制度是实现安全保障以及安全管理的关键依据,需要立足于施工过程当中的完整组织流程全面落实责任制度,具体来说,可以借助安全生产责任声明的签订来落实,同时配合一些安全宣传,加强定期考核,一旦发生失职行为要及时追责。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因为多数建筑工程当中真正参与到施工作业的人员都是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不是非常高的农民工,所以,有必要参考建筑工程的基本特征、施工环境的客观条件、安全管理制度当中的技术要求等加强针对性安全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同时配合一些技术考核验证接受培训的最终成果,确认作业人员满足施工要求之后才可以投入到施工工作当中。这一制度实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工程所在的技术领域进行针对性安全培训,这也是出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的接受能力考量的,借助完善的培训,强化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对事故预防、风险自救技巧等方面的水平提升,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人员安全有关键性的作用。
        4隐患排查管控机制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隐患排查和有效管控的机制一般是动态性特征较为鲜明的管控机制,多数情况下,相关部门以及对应的工作人员会通过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风险隐患的有效排查,同时配合该机制的运用,针对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职责内容加以明确;随后,结合排查出的问题明确责任,分析整改措施、整改成本以及整改期限,同时出台新的应急预案,如果是风险严重的重要隐患,还需要采取挂牌督办形式针对性干预,同时确保督办的作用;最后,对于需要停产停业整改的事故隐患,要保证核销制度通过,且经过再次走访调查确定隐患消除,才能够恢复常规生产建设工作。
        5突发应急预案机制
        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风险较为不固定,尤其是上文所提到的相对比较特殊的施工地区,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安全风险事故突发性以及不确定性都是不容忽视的,也正是这一类事故是最容易出现重大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必须结合类似工程当中出现过的安全事故先例,整合出针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培训、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制度方案,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保证即便发生突发意外事故,也能够及时做出反馈,并在最大程度上将突发安全事故带来的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二)构建安全专项技术体系,切实保障工程安全
        常规性的市政基础建筑工程通常拥有比较完善的安全技术体系,如果是结构相对复杂且动态变化显著、地理环境复杂、环境比较恶劣的施工场地,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比较多,想要出具适用较广的安全管理体系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确定施工位置和工程概况之后,必须要尽快出台安全专项方案,以期能够从技术领域出发,在施工开始之前即针对安全事故隐患以及潜在性的风险因素予以有效预警以及全面防范。
        通常来说,需要在工程施工开始前,由设计人员、施工队伍代表等组成考察小队,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加强勘察,配合设计文件展开审核和深入分析,如果发现施工设计方案当中存在一些无法在实际施工中加以保障,或者是客观条件上不能改变的安全隐患,就要尽快更新设计方案,以期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哪怕是再小的风险隐患,也必须要针对有可能发生的任何意外情况做分项分析,并做出针对性的方案,防止小缺陷“积少成多”。
        结束语
        综上述,从我国建筑行业的“传统”来看,从业人才队伍的流动性非常大,且室外作业的安全隐患比较高,实际施工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导致的安全意识不足、技能较弱等问题都十分显著。另外,在建设期间经常为了追赶进度、尽快投入应用以换取经济收益等原因,轻视施工安全管控的相关工作,甚至缩减安全生产的成本投入,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施工单位所要承担的安全隐患。所以,借助设计规划阶段安全化设计和施工组织当中针对安全防控细节的优化,较好地实现识别危险源、紧抓安全风险等目的,配合技术性措施以及管理方案的辅助作用,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确保每个生产环节以及岗位安全工作始终符合标准以及规范,以期能够尽快实现安全、高质量的施工。
        参考文献
[1]关于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措施[J].温贵玉.??建材与装饰.?2019(08)
[2]论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策略[J].李晓春.??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