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峰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建筑项目的工作内容逐渐增加,导致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为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建筑企业逐渐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本文以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为核心首先叙述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概念,然后提出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现存问题,最后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以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侧重于工程质量,因此管理人员只会对施工质量相关的事件进行管制,忽略了施工对工程其他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同时受早期技术水平、人员观念限制,即使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管理人员也很难深入地挖掘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相关因素,说明以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整体比较粗放。而精细化管理则注重细节,要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到深入、全面,对所有问题都要进行治理,且必须从根源出发,以免问题反复,由此可知精细化管理显然是一种价值更高的管理理念,值得推广。但该理念的落实又会导致管理工作变得复杂,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其正确的应用方法。
1精细化管理基本概念
精细化管理脱胎于现代管理理念,其主要强调四大要点:(1)管理科学化,即管理理念及管理手段都要遵从科学思想,追求合理性;(2)管理规范化,即管理标准与管理手段的使用都要形成一定规范,这样才能保障管理目标足够规范;(3)管理个性化,即不同领域的管理工作在环境、目的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必须遵从管理领域的“个性”特征以设定管理内容,确保管理适用性;(4)管理精细化,即管理工作应当面面俱到,工作中要深度挖掘细节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根源性治理,彻底铲除问题成因,对管理目标进行全面管制。根据四大要点,可以将精细化管理视作一种从科学思想出发,以规范标准为准设定个性化管理手段,并对管理目标进行全面管制的理念或者手段,在应用中,管理人员必须着眼于组织利益,对待任何可能造成组织利益受损的事件进行预防与治理,这一点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也不例外,应当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1]。
2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现存问题
2.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受传统观念影响,现代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视角都聚焦于工程质量上,认为只要做好质量管理,就能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一现象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忽略了很多周边因素,其中安全管理是较具代表性的一项。首先,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护具佩戴情况都不容乐观,他们出于个人需求经常无防护就出入施工现场,甚至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入如高空作业的危险环境中施工,而这些现象在我国工程安全管理规范中都是不允许出现的。此类现象的频发说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不重视,安全管理意识薄弱,以及多数建筑工程面临的施工环境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但多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对此也不重视,只要危险因素没有干扰到施工开展,且不对工程质量造成威胁、危险性不明显,就不会太过在意,此举显然会导致施工安全水平降低。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情况下,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偏低,容易爆发安全事故,不但会带来经济赔偿,还有可能使企业业内形象受损,可见不注重施工安全管理,在任何角度上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2]。
2.2管理方式粗放
现今,依旧有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即人工巡检、抽查等方式,这些方式确实具有一定的管理效用,但面对当前工程施工中层出不穷的问题,这些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很多细节问题都难以察觉与处理,且存在明显的管理盲区。
例如,人工巡检一般是定期开展,而定期开展中必然存在间隔,间隔就代表着管理盲区,如果在间隔期间内出现了某些问题,管理人员就无法第一时间进行预防或治理,加之施工人员有可能对此类问题进行掩盖,导致问题在下一次巡检中很难发觉,这些都说明传统管理方式比较粗放。
2.3管理规划不够科学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抱有较高的重视度,为了保障进度,会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拆解,形成多个施工阶段,再根据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效率等因素计算各阶段施工时长,最终将所有工期汇总提出总工期,在管理工作中会针对各阶段预设工期设定每日施工时间、施工目标等。这一条件下,表面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规划是比较完整的,但深入来看其并不科学,即管理人员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上,会尽可能缩短工期,使施工效率与工期要求过于贴近,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使得实际工期可能延长,此时施工效率与工期要求过于贴近导致工期不具备应对意外情况的空间,容易导致实际工期超出预设工期。由此,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常规条例可知,当施工超出工期,施工企业是需要向投资方进行赔偿的,这样就造成了企业经济损失,非但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还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这种管理规划方式与思想不可取,整体不够科学,需要得到调整。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无论是建筑项目成本管理还是施工质量管理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和优秀的职责素养,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养,确保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开展工作。企业应当定期开展管理培训教育工作。就项目成本管理人员来说企业应当促使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加强对信息化资金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力,确保其在工作能够对企业资金投入进行合理的计算,对企业的巨大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就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提升其管理意识,并在培训教育过程中总结其发现的施工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相应的教育,确保其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能。另外,还需要提升其安全管理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
3.2强调管理规划的科学性
盲目追求收益最大化显然是错误思想,因此在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化要点上,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强调管理规划的科学性,管理人员要秉持科学原则,在合理范围内追求最大化收益,保障管理成果精细且有效。以工期管理为例,首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可以依照原有方法对工期进行阶段性设定,并得出总工期;其次,在阶段性工期及总工期设定中必须适当增加工期时长,此举可以让工期规划方案的抗风险空间提升,以便应对意外情况造成的经济风险,这样管理规划方案就足够科学。
3.3管理方式精细化
因为以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采用的传统管理方式确实有一定效果,所以在精细化管理中不建议抛弃,可以继续使用,但针对传统方式功能薄弱的缺陷,管理人员应当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来进行功能补强。例如,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装摄像监控,并成立监控小组,以轮班制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通过无线电等方式进行制止,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建立相互监督机制,如果某施工人员施工时出现了问题而不上报,或试图掩盖,则其他施工人员可以上报,通知管理人员前来处理,若情况属实可以给予举报者奖励,并对问题人员进行处罚。
结束语: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在房建项目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充分利用,避免企业资金存在流失风险,有效提高房建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为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需要企业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卓桓.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8(29):149.
[2]刘其爱.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0):137-138.
[3]孙凤连.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四川建材,2018,44(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