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发表时间:2021/3/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月第35期   作者:王珺
[导读] 当前,各地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园林工程复杂性越来越高,体量越来越大
        王 珺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0
        摘 要:当前,各地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园林工程复杂性越来越高,体量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近年来频繁出现造价失控,导致工程进度缓慢甚至停滞。对园林项目来说,造价管理在工程整个建设过程中起了积极的投资控制作用,贯穿于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承包阶段、施工阶段直至竣工验收。
        关键词:园林工程;现状问题;造价管理
1 园林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决策阶段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
        有些项目的前期流程过于形式,缩短前期市场调研和规划方案的时间,在还未将项目的定位真正找准时就将项目草草立项。另外,项目投资者在确定投资估算时未有效参考类似项目的造价指标,也未委托专业的咨询公司做前期的决策咨询,导致出来的投资估算与下一阶段的设计概算相差很大,给后期造价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
1.2 设计阶段过于追求艺术性
        园林工程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及绿化苗木的生命特性,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追求标新立异,华而不实。绿化工程在苗木的选择上,选取大量非当地品种、大规格苗木或名贵、特选树种,使造价不断增加,导致概超估,预超概等。
1.3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意识单薄
        造价管理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部分施工单位缺少对造价管理工作的了解,项目团队未配备专业专职造价人员,导致原本有利润的项目做成亏本项目。因受传统招投标的报价策略影响,大部分公司采用不平衡报价法来获取低价中标,而有些单位缺乏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将未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可能增多的报价报得过低,导致工程利润单薄甚至亏损。项目部人员不懂利用报价技巧来规避这些造价风险,从而导致造价失控。
2 园林工程造价管理
2.1 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前期阶段,也为后期造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确定项目的定义是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建设的目的、项目的规格档次、项目的总投资目标、落实项目资金的来源等。工程项目策划是造价管理的前提。策划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工程项目的建设意图转变为具体而明确的建设内容和要求,策划的深度决定了投资估算的完整性和精准度,也关系着投资的确定与造价控制。决策阶段,要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编制和报批投资估算,经相关部门批准审批后,该估算将作为拟建工程项目的控制造价。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利用投资资金,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保证项目建成后呈现的景观效果。工程经济评价也是决策阶段的重要工作,通对不同的投资方案分别进行经济评价,减少和规避投资风险,为项目决策提供经济方面的依据。
2.2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造价管理在整个项目建设期的重点控制阶段,主要是解决工程技术与工程经济的矛盾,所有编制的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都建立在限额设计、深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得来。对于资金来源是政府投资的项目,由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概算,一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将作为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这也是对项目的工程造价的总体把控。设计人员在做方案时要树立科学的园林设计观念,并积极配合造价人员做好造价控制。在设计取材上倡导就地取材,多选用本土苗木及当地材料,节约因跨区域运输而增加的主材成本。减少土方外运,尽量内部平衡,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利用地势的优势来实现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

在设计初始阶段实行限额设计,提高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的融合度,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双方人员应加强有效的沟通,对于传统的设计画好图后造价人员编制设计概算的模式,要转变成设计一边画图一边反馈给造价人员,造价人员出具单位造价指标供设计人员参考,做到分区域、分专业的限额设计,将之前的事后控制提前到事前控制。
2.3 发承包阶段的造价管理
        编制招标控制价人员应注重设计图纸与现场情况是否匹配,工程量清单与现场实际是否一致,不能出现漏项的情况。园林工程区别于房建、市政工程,在于其主要的工程主材为活体的苗木,市场上对其定价是时价。有些地方的造价管理部门出具的信息指导价严重偏离市场的实际价格,导致后期施工采购时苗木成本与信息指导价偏差过大,这就需要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人员要有专业造价素养。很多造价事务所或咨询单位对市场上的苗木询价是停留在打电话询价的层面,而往往很多商家是以低价诱惑潜在的买家来苗圃看货,故意将苗木价格虚报低价。编制人员一定要确切实际的到周围及外区的苗圃去实地走访,核实其报价的苗木规格品质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以免出具的控制价失真,为后期造价控制埋下隐患。招标阶段要制定合理的评标管理体系。招投标工作是严谨、神圣的,绝不是走走过场。招标的目的就是选取有实力、经验丰富、资源广泛、且竞争力强的潜在中标单位。一定要把好企业的评标前的资格审查,不要为了一点点的招标代理费用及报名费将投标的门槛降低,导致评标阶段评标专家连夜评标致使评标的质量不高,出现实力不足的企业蒙混过关,这将会为施工阶段的项目增添不确定因素。
2.4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虽然施工阶段对投资影响程度比较低,但实则是项目建设落地的主要时期。各专业必须编制符合整个过程进度的各专业计划,由总包单位统一审核报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审批。园林工程涉及的专业比较多,各专业交叉施工不可避免,怎样做到各专业的作业步调一致,前后工序井然有序,就必须按照通过审批的各专业施工计划来执行,这样就能保证工期符合预期,造价符合企业收益标准。严控关键性结点,加强进度计划推进力度。施工单位为每个关键结点编制倒排计划,计划包括用工数、机械数、主材数、工期。对于主材部分,因绿化种植受季节影响比较大,采购人员需在结点前提前在市场上锁定好符合图纸要求的苗木,并签订好苗木采购协议,一方面可以控制苗木采购价符合成本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结点的按时完工。对于用工,对不同的班组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在用工高峰或关键结点抢工时过多招临时工,合同工的日薪比临时工要低得多,控制临时用工的数量也是直接控制工程造价。
2.5 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编制和审核工程结算、编制竣工决算,处理工程保修费用等。竣工结算是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关卡,建设各方都要参与到竣工决算的编制,其工作的任务和对造价管理的业务也不尽相同。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对施工方提交的结算资料的审核,借用专业机构的专业将施工方的虚报的工程费予以核减,做到投资资金的充分利用。设计单位在决算阶段对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有解释权并协助建设方审核施工单位的竣工图。监理单位参与了项目建设的整个施工过程,对施工单位的现场签证及设计变更单有解释权并协助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竣工上报工程量。施工单位应将投标工程量清单、现场签证单及设计变更单的工程量合计起来上报,对施工期间符合合同要求的价格变更的也要列出,最终将设计图纸、中标预算、竣工图、竣工结算汇编成册,做到不漏项。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对建设单位负责,在与施工单位对账时,应按实进行核减,敲定工程决算金额。
结 语:
        造价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存在于在园林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其目的是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费用支出,使投资资金更有效地投入到园林工程生态建设中,改善居住环境,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戴晓倩. 西安市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控制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刘伊生.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306.
[3]姚 旭. 园林绿化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讨[J].绿色科技,2019(02):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