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月第35期   作者:唐婷婷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规模逐渐扩大
        唐婷婷
        天津银石建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预结算审核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不仅会影响工程项目整体经济效益,还与企业长足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在开展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相关工作时,受材料价格不符等因素影响,工作开展面临诸多困境。对此,文章结合困境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希望保证建筑工程正常运转。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困境;审核对策
1工程概况
        文章以某建筑装修标段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该工程位于建邺区江山大街北侧、金沙江东路南侧、扬子江大道东南侧、燕山路南延段西侧,其中包括两栋超高塔楼和群房。其中一号塔楼共58层,总高度为249.5m;二号塔楼共68层,总高度为314.5m;群房共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7.63万m2。
2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问题
2.1审核凭证不充分
        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需要结合审核凭证作为基础资料展开一系列审核工作,只有保证审核凭证完整、真实,才能够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工程资金落到实处,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然而,结合实际情况看,当前工程造价在预结算审核过程中,普遍存在审核凭证不充分或失真等一系列问题。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工程情况记录的重要性,导致记录资料过于简单,使资料不具备参考价值。并且相关资料的签字确认也与规定需求严重不符,通常这种施工记录不能当作审核凭证。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工程施工记录标准流程涉及的程序较多,需要较长周期才能完成此项工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少应用,也正因为这方面原因,使施工单位在记录施工情况时刻意简化施工内容,为预结算审核工作增加了困难和挑战。由于审核凭证不充分或严重失真,审核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工程情况,不理解费用产生原因,无法充分发挥预结算审核的作用和功能,最终导致审核结果不准确,不利于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
2.2材料价格不符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周期性特点,因此其中存在诸多不可预见因素会直接影响工程整体造价,建筑材料价格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尤其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样化建筑材料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其质量和价格也不尽相同,这也使部分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恶意虚报材料价格和材料使用量。具体来说,就是施工企业与材料供应商勾结,故意提高材料报价,从中获取回扣,明明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为劣质材料,却刻意虚报为优质材料。在预结算审核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没有重视调查材料情况,直接和施工企业提供的账单和收货单进行审核,因此即便审核结果准确无误,也无法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保障。
2.3审核方法缺乏合理性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涉及内容较多,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特点,其中包括工程量、单价套用等多个方面。而结合预结算审核实际情况,在费用记取审核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没有将费用定额区划分为工程安装、土建工程以及工程修缮等方面,同时忽略了工程费率、工程性质以及相关文件的配套审查工作,这也导致工程造价核算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3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优化对策
3.1强化工程量审核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量息息相关,因此在预结算和和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已经计算出的工程量计量表进行详细审核,在全面掌握工程量基础上,再对施工图纸、计量规则等资料进行审查,避免工程量存在漏算、误算或重算等问题。

另外,在计算工程量时,还要保证计量单位的一致性,从根源上避免结果计算错误,同时重点对工程主体部分进行审核。
3.2重视施工凭证审核
        施工凭证作为预结算审核的主要依据,需要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和翔实性。因此,强化施工凭证审核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避免存在虚假凭证,另一方面要保证凭证的科学性,审核人员不能只关注凭证计量。具体分析:第一,对于工程图纸、施工方案变更情况,需要及时与签证人员核实并确认,避免存在计量错误现象。第二,施工凭证移送到预结算审核部门时,必须要有相关人员签字和施工单位盖章,如果手续不完整需要及时退回,不能将其作为核算依据。第三,针对图纸变更审核,不仅要保证资料完整、准确,还要表达详细,如果表述模糊,需要提前对施工材料进行核实,而后对其进行补充,如果在合适过程中发现内容不属实,则不能将其作为核算依据。
3.3重点审核项目细节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并且各流程之间存在关联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从而为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不仅需要关注重大项目,还要重视细节审核,从而有效提高预结算审核质量和效率。
3.4优化预结算审核方法
        当前,常见的预结算审核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分组计算法、对比审核法等,每一种方法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其中分组审核法主要是将工程关联部分作为依据进行分组,将属于同一范畴的工程进行审核,并将分项审核结果汇总,最终得到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对比审核法主要是将工程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与需要审核的工程进行对比,在确保图纸相同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对建筑面积、工程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并研究引发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而对工程进行审核。因此在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需要结合工程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
3.5加大预结算审核中后期评审和合同监管
        有关部门要加大后面的评审以及合同监督管理力度,以免中期评审第三方机构或审核人员对专家判断造成不利干扰或双方随意对合同进行修改,对预结算活动的公平公正性带来不利影响。有关部门要对评审阶段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性。其次还要健全专家评审的程序,以免评审过程中第三方机构和审核人在底下跟专家见面,对审核预结算评审造成干扰。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对有关材料的保管和监管,以免其他人员随意对有关资料进行更改,对专家的评审带来影响。另外一方面,还要严格监督管理履行合同内容,有关部门要对预结算审核合同认真进行检查,跟前期所交的合同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其中修改的地方,确保合同前后处于一致性,为预结算审核活动的公平公正性提供一定保障。
4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
        建筑业是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其市场竞争压力也随之提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建筑企业不仅要强化质量管理工作,还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力度。预结算编制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从微观方面分析关系到业主利益,从宏观方面分析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因此,严格落实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对于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具有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等特征,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自我完善意识,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开拓创新,保证预结算审核工作有序开展,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好工程造价,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建筑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磊.建筑施工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现状与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228-229.
[2]陈小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