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荣
山东高阳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400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属于支柱性产业。与之对应的建设项目在具体建设中,对造价进行控制是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对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整个工程可高效且有序的进行,也可避免在施工中由于管理的不善而导致成本超支的现象,对相关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据当前在建筑工程中进行造价管理时呈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建筑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控作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控;问题;措施
1、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管控的重要性
现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人们住房需求的增加,国内市场的大部分建筑工程属于规模大、工期长、任务重、成本高、主体多,且具有施工技术多样化,工程结构复杂化等特征,在其具体建设时,若没有对工程的全过程做好成本方面的把控,进行有效的造价管控,将会引发多种形式的质量或安全隐患。而有效的全过程造价管控,就需要建设方、施工方以及业主方共同努力,对项目的全过程做严格的成本管理,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的措施,使项目建设的专业性、功能性、协调性提高,有效的规避在建设时产生的资金浪费现象,避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或者资金链锻炼而导致的建设风险,从而对相关的企业以及业主方产生不利影响。
在建筑项目中,进行项目的管控时,需要由相关的施工企业、建设企业、设计机构以及相关的利益方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在造价管控体系下,可以用系统性的方法,对参与工程的各个主体以及相关对象,使其对管理质量、工程质量以及经济收益等各方面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将建设过程中的准确性、系统性全面提升,从而更好的把控与实现前期所制定的建设总体目标,使各个主体之间可以协调统一,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将质量控制的水平大幅提升。
2、问题分析
2.1决策阶段
该阶段属于项目的初始阶段,其决策结果与后期项目施工的可实施性有直接关系。同时,还需要由相关的专业人员针对项目中需要的总投资成本进行有效的估算,并按照其估算结果,制定相应的决策结果。然而,在这一阶段,具有系统性的造价管控体系没有建立健全,属于初始阶段。在进行造价评估的过程中,没有对工程项目做更加深入的了解,缺乏实地勘察,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估或者是超估的情况,就会导致在具体实施阶段的工程成本与项目在决策阶段所估算的预算成本差距过大,对整个造价的管控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也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
2.2投标阶段
当前,建筑项目的规模以及工程的结构复杂程度较高,所需要的投资成本较高。在建设项目前期,务必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合理的合同价款,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各个具有资质的建设企业参与项目的竞标,选择优质企业进行施工。然而,根据实际情况看来,在招投标环节,所使用的招投标方式以及招投标市场的监督环节缺乏,导致在招投标过程中,由于某些企业或者地方政府部门出于私利,而做出一些违规操作行为,对投标结果的公正性产生直接影响。而相关政府部门所采取的一些干预措施,对招投标市场的正常、有序进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加之灵活性的缺乏,使招投标环节的管理问题频繁出现,进而影响到后期具体建设项目的成本管控与质量管理。
2.3施工阶段
在建筑项目具体施工阶段,需要消耗的投资成本金额巨大。同时,要求在施工准备阶段,务必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材料、设备等相关物资的采购或者培训,等这些工作对项目成本控制的优劣有直接关系。
在建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若没有考虑到诸多影响的因素,就会对整个工程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比如,某些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因盲目追求自身利益,在施工时存在故意采用劣质材料或缩减工序,或者缺乏科学的成本估算,导致在后期项目中存在工程计价与实际施工成本存在较大偏离的情况,还涉及到项目的整改费用大幅增加问题。加之在具体施工中,对人员的操作流程、施工技术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致使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或质量问题频繁出现,这些现象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造价成本,使造价管控难度大幅增加。
3、优化策略
3.1决策阶段优化成本管控
在建筑项目开展具体施工之前,决策阶段属于首要阶段。因此,在该阶段,需要从工程造价的概预算编制开始注重成本的管控。对项目的可实施性做深入性的研究,并采取科学严谨的方法,分析在建筑项目中涉及到的造价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并综合考虑各种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做出更加科学、严谨的投资规划,更好的对投资成本做好控制。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估算指标的作用充分发挥,使编制出来的概预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有效分析在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管理风险,针对项目中存在的某些敏感环节、关键节点,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有效应对突发问题,更好的进行造价管控。此外,在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可实施性,也会对成本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设计时,可要求设计单位按照限额规定进行方案的设计,有效规避在后期的具体施工中因设计变更或结构的复杂程度过高,导致预算超支的情况。在这个阶段务必要做好方案的审核,特别是对于其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做好相应的研究与分析。
3.2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控
首先,需要使招标书的内容要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在前期需针对项目涉及到的各方利益,做全面且仔细的分析与掌握,对各个参与投标的企业,做好资质的审核并加强招投标环节的监督,确保招投标环境的公平、公正,可有效联合政府部门以及健全相应的监督体系,对该环节做好监管。针对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违规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做相应的处罚。在编制的过程中,不论是招标方还是投标方都需要针对项目做好实际情况的调研,确保其标书内容中关于项目清单以及工程量的大小,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符合,才可以使最终形成的标书内容健全,使投标方的标底价格更具有合理性,避免在编制标书的过程中出现漏项或者超额的情况,增加成本管控难度。
3.3施工阶段造价管控
施工阶段,是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并且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成本的环节。在对项目的管控过程中,不仅要对成本做好把控,对项目的安全、质量也要做好管理。因此,管理难度较大。首先,需针对施工材料做好管控。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的材料规格尺寸、质量,做好材料的采购,并严格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采购施工材料,避免材料在堆积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也不利于成本的管控。其二,严格要求相关作业人员在具体施工中,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以及规范性指标进行作业,避免由于操作的不规范导致二次返工的情况。其三,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签证变更等问题,务必要严格控制变更的次数和规模,由各方协调进行,并根据其结果,再做相应的施工变更,保留相关的变更依据以及涉及到的成本变更数据材料,便于后期竣工阶段的成本结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避免发生经济纠纷。此外,设备则需要加强维修、养护工作,使设备的使用期限以及设备的性能得到保障,使设备使用价值高效发挥,更好的从各个方面对造价进行管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项目中,对其全过程进行造价管控,对施工成本的节约,进度的顺利推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施工质量、效率的把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务必要做好造价的管控,确保造价管控的高效、精准、全面。
参考文献:
[1]杜娟.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07):148-149.
[2]戎家晨. 论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管理[J]. 智能城市,2020,6(14):75-76.
[3]曹有.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其管理[J]. 居舍,2019(2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