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14期   作者:李良均
[导读] 语文在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占有极高的比重,是高中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
        李良均
        四川省三台中学校 621100
        摘要:语文在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占有极高的比重,是高中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并不仅仅是一个提升文学素养,增加知识储备的过程,更是学生谋求更好升学机会的重要敲门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语文,以及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当中,却有部分教师受到各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影响,导致教学工作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开展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的成绩不断提升呢?接下来,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非常的琐碎,不容易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语文教材当中,也有着很多需要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的内容,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不够灵活的语文学习内容相对显得比较枯燥,导致学生不能投入最大的精力和热情,深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鉴于此,教师必须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思路,谋求打造一个更加灵活的语文课堂,才能使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升。
        一、结合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更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也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必备因素。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当中,教师却并未重视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输出上,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进一步加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支点。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各种影视作品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兴趣,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执教《鸿门宴》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鸿门宴》,并要求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总结出鸿门宴这一著名历史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对课文产生一个整体性的把握。随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讲解课文当中的知识点,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将课文内容与电影内容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仅能够充分的把握教学内容,其学习兴趣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进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促使教学有效性提升。


        二、细化基础教学,深化知识理解
        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必须建立在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之上。语文的学习过程主要依靠积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夯实基础、当做语文教学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段落,而没有特别看重文章中出现的基础知识,成为了学生在课后练习、课外阅读中摸不清“门道”的诱因。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做好铺垫,积累基础常识。
        例如,教师在执教《荆轲刺秦王》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文章的基础知识分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两大部分,并且在讲解这些内容的过程中,穿插对某些单字的教学。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归纳本篇课文中的词类活用分为哪几种,并且单独距举例,如,名词作状语的“进兵北略地”中的“北”,意为“向北”;“秦兵旦暮渡易水”中的“旦暮”,意为“早晚”等。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根据句子的意思去揣测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从而更好的了解课文。随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文中的特殊句式,在讲解时,可以将原文语句的语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律,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结构。如,将状语后置句“燕王拜送于庭”调整为“燕王于庭拜送”,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知道状语是什么,在句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三、做好综合训练,提升应试技巧
        除教会学生语文知识之外,高中语文课程的另一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使学生升入理想中的院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做好综合训练,从而提升应试技巧,以期取得令人满意的分数。
        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去综合运用此前学过的知识,从而在考试当中知道怎样应对不同类型的题目。同时,教师也需要主动的帮助学生归纳一些解答此类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的方法。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考前讲座的方式,帮助学生知道考试的目的,用怎样的心态去应对考试。同时,也可以针对个别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得学生能够轻装上阵,最大限度的得分。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教师付出心血,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发展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俊平.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113-114.
        [2]韩淑芳.试论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30):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