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欣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大堰垱镇星星小学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自然的导入、新颖有趣的导入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好的课堂导入可以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实现新知识的自然过渡,优化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程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课堂导入,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教师要结合所学语文材料的内容和特点,让导入环节变得更加有趣、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思考探究;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第一步,这无疑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语文导入可以为课堂增光添彩,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导入语言进行设计,在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学环境的双重条件下实现丰富、灵活、生动的导入教学。语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新旧知识的必然途径。自然、新奇、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顺利进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接下来笔者将从思考探究、设置悬念、创设情境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通过思考探究进行课堂导入
实践证明,思考探究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大脑,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文课堂上,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探索的兴趣,就进行教学,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的态度,学习也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探究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为例,我会在上课之前准备与当时社会背景相关的图片以及历史资料,然后准备周恩来总理的照片和有关他的生平。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讲解:“在周总理十二岁的时候,魏校长在课堂上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他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周总理小时候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呢?究竟是怎样的社会环境才能让十二岁的周总理说出这样的话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这样课堂的学习气氛立即变得热闹活跃起来,学生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通过设置悬念进行课堂导入
设置悬念是启发性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科学合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设置悬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往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设置悬念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意识、热情、创造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例如,以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为例,这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学生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在上这一课时,我为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我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应该知道壁虎和老虎,那你们有没有听过爬山虎呢?这篇文章叫《爬山虎的脚》,那么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呢?”这样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
和其他学科一样,学生学习语文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促进和激励学生,但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原因,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好奇和兴趣所产生的动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课堂环境。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学习资料,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例如,以学习《精卫填海》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会选择几名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下的时间准备演绎这一课的内容。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在神话故事里,我们认识了‘孙悟空’,知道了面对困难要不畏强权,洞察敏锐;我们认识了‘哪吒’,知道了要勇敢善良,就算面对困境,也不能轻易说放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小鸟,这只小鸟呢,它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它为什么这么做呢?现在让我们邀请已经准备好的同学上台演绎这个故事吧!”然后让事先准备好的学生来到讲台前进行演绎。当学生们演绎后,请学生们发言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让学生们体验到情境再现后,就可以更加直观的、客观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思考。
课堂导入的正确运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是手段,学习是目的。总之,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能随意带过,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在实践中,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应该灵活使用各种方法来寻求突破每一堂课,设计出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导入环节。
参考文献:
[1]杨宝春.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286.
[2]孙琳.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艺术探析[J].亚太教育,2015(35):18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