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年级古诗教学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14期   作者:竺媛媛
[导读] 2019年9月统编语文教材全面覆盖各年级,教材显著的特点就是每个单元都“双线并进”组织内容,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增强。
        竺媛媛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老道寺镇长林小学
        2019年9月统编语文教材全面覆盖各年级,教材显著的特点就是每个单元都“双线并进”组织内容,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增强。但大多语文要素都是针对阅读教学而言的,古诗并没有独立成单元,在古诗教学中落实什么样的语文要素,怎样落实,成了困扰我们一线教师的难题。加之古诗文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使得大家对古诗教学大都是望而却步。
        去年我们课题组迎难而上,开展了题为《统编五年级教材古诗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探索适应部编教材的古诗教学新思路。经过一年的具体学习、实践与探索,初步总结出了古诗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几个策略。
        一、单元视域,文道统一
        既然统编教材将古诗渗透在具体的语文单元里,那就说明古诗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承载着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即,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落实。这些不同朝代、不同诗人的古诗作品,因相同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而结缘,走到了一起,各自绽放文化的魅力,它们也体现着文道统一。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前,应该具有单元整合意识,以单元视角出发,来审视一课中三首古诗所要体现的本单元的文和道究竟是什么。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这一主题编排课文,单元首课安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宋代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以及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三首古诗从不同方面,彰显了三位爱国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牵挂和悲愤与渴望,恰到好处地呼应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单元导语。而对三首诗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悟都必须借助当时的背景资料,这正好落实了“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大可不必大讲历史,只需在课前布置查找古诗创作背景资料的预习任务,课堂上引导学生在熟读古诗、感知大意的基础上,利用资料谈体会、交流读后感受,再引导反复朗读,深化理解即可。这样,不仅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而且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了情感、习得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还可以整合资源,将同是南宋诗人作品的《示儿》和《题临安邸》放在一起教学,通过背景资料交流,诗句横向、纵向对比,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诗人爱国情怀。总之,要从单元视角出发,以语文要素的落实为前提,有机整合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文字与要素的融合统一。
        二、诗性为重,诵读体验
        王崧舟教授的专题讲座《文化自觉下小学古诗怎么教》也让我受益匪浅!他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以抒发感情为宗旨,在教学时应以诗性为重,要引导学生会心诵读感其情。而诗中所描写的各种意象,就是诗人情怀的体现。在教学时,应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身临其境,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意境中去。只有把意象还原出来,孩子们才能真正体悟到意象背后所承载的诗人情怀。
         1、描绘情境,进入意境
         (1)赏析语言,进入意境。在教学《山居秋暝》时,我紧紧抓住颔联颈联四句,让学生反复描绘动静的不同景色,体验秋留空山清新脱俗的美。当学生回答一轮明月照耀在松树间,我立刻加以启发:这是一轮什么样的明月?会是什么样的月光?照耀可以换成什么词更能体现月光的特点?松树又是什么样的月光都照在了哪里?景物都有什么变化?在层层点拨下,孩子们的描述越来越详细、越来越精彩,月洒松间的柔美画面也逐渐清晰、灵动起来。孩子们在争先踊跃的赏析中,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诗的意境中去了。
         (2)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注重引导学生紧扣诗题,抓住诗眼,把握诗中关键字词,详细阐述,进入诗的意境。

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主要抓住“愁眠”二字,引导学生思考:整首诗中你感受了诗人什么心情?他因为看见了什么而“愁眠”?这些景物需要怎样的描述才会让你感到愁眠?除了视觉景物的感染还有什么加重了他的愁眠?在反复咀嚼中,在语言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孩子们终会看见诗中的象,听见诗中的声,悟到诗人的境。
         (3)换词对比,体会意境。注重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字词,既可以培养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他们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在教学《题临安邸》时,可以质疑:“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熏”字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将“熏”换个字?换成“吹”、“刮”、“烘”、“拂”等字好不好?让学生对比交流,从而发现,“熏”字让我们仿佛能闻见酒肉、脂粉的香味,更能体现南宋官员纸醉金迷和奢侈堕落的生活,从而感受诗人对南宋政权的愤慨。
         2、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都配有插图,图文并茂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助于学生的理解。在教学时,我们往往会在教材原有插图的基础上,再查找一些更加形象生动的插图或动画,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更好的理解领悟诗词的意境。当然,自古诗画不分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手中画笔来描绘创作,解释诗意,《山居秋暝》、《长相思》、《从军行》和《送元二使安西》都可以尝试。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有助于理解意境。
         3、启发想象,入境悟情
        古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诗人共情。以此达到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深度融合。
        例如,在教学《长相思》一词时,可以抓住“身、心”这两个意象,先引导学生抓住“山一程,水一程”想象诗人身在征途的动态意象,再引导还原“故园”的意象,提问:你随着作者回到故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他们有着怎样的画面?层层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在交流与探讨中,孩子们真的慢慢来到了纳兰性德的故园,看到了一个个温馨的生活场景。正在交流中感受这种幸福之时,教师话题一转: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同时播放“风一更,雪一更”的视频,孩子们立刻就进入了诗人破碎的内心。假如“故园”这个意向没有充分被还原,没有看见那么多的细节和场景,身和心那种强烈的对比就不充分。就不能真正震撼每个孩子的心灵。
         4、感同身受,诵读促情
        每一首诗都在书写诗人的情感和心绪,都在表达诗人的情怀。而这些情感、情怀的表达,更多地需要用诵读体现出来。诗活在读中!王崧舟教授说:学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是激昂处还它激昂,是委婉处还它委婉,总之,要身临其境,要感同身受,要把诗人借由意象所抒发的情感,用声音表达出来。这是再现性地读,表现性地读,更是创造性地读。发出的声音就是一种生命体验!
        三、知人论世,文化熏陶
        人说,一首诗就是一位诗人,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种文化。学诗必须要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甚至了解他的一生。诗虽然不传授知识,也不讲授道理,但是中却蕴含着人生道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比如,从《示儿》一诗,我们可以走进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感受他至死仍然牵挂祖国统一的情怀;从《山居秋暝》我们可以看见诗佛王维对超然脱俗人生境界的孜孜追求;从《长相思》感受满清才子纳兰性德心系故园的破碎惆怅……诗人不同,情怀有异,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因而,每首诗、每位诗人都是文化的体现。
        近年来,国家提出“文化自信”,更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中华诗词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独特魅力。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学生思想深处,传承好传统文化精髓,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语文教师应基于文化,秉承传承文化的精髓,在课堂尤其是古诗教学的课堂上,体现文化,渗透文化,用文化引领和熏陶学生,最终让他们成为有文化的人,让中国文化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