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美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教育也迎来了巨大革新,同时,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初中数学这一学科,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这便使得学生常常在学习活动中产生思维障碍。而为了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学习,教师便需要完善教学体系、更新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活动实现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备课;课堂问题;生活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有效建立理性思维的重要过程。同时,初中也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关键期。作为教师而言,便需要抓住这一阶段,并寻找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自主构建。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严重,教师常常沿用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这样便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展,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降低。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应建立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以此帮助学生逐渐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一、完善备课过程,全面把握学情
备课是一节好课的起始环节,也是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必要保障。在传统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将备教材作为唯一的备课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结,这样便容易使“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辛苦”,同时,也使得教与学产生相脱节的现象。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学生、教法”三个维度完善备课过程,这样既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数学原有认知情况,还能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充分的保障。
以“有理数的乘方”为例,在备课过程中,笔者首先“备学生”。并由此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乘法运算与乘方运算的关系。此外,笔者“备教材”,并明确了教学目标,如: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并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在此基础上,本章节主要运用“启发、合作探究”等方法展开教学。因此,从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两个方面分析,既能够全面把握学情,还能够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的展开,以此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设置课堂问题,唤醒思维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唤醒学生思维意识的“催化剂”。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并促使学生发挥其自身的能动作用,教师便需要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设置课堂问题,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使他们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从而使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以此唤醒他们的思维意识。
以“单项式”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单项式以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等概念,笔者首先设置课堂问题,如:温度由t℃下降5℃后的温度是多少;小明想要为希望工程捐款,每月从零用钱中储存x元钱,一年后小明共存款多少元;若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5米,这条边上的高为h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多少。这些问题都是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唤醒了学生的思维意识。于是,在学生列出相关整式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式子,并观察这些代数式有何特征,这便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并使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讨论、探究,进而总结、归纳出单项式的概念。可见,通过课堂问题的设置,既唤醒了学生的思维意识,还帮助学生主动构建了数学认知体系。
三、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教师需要不断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动态化、多样化等方式呈现出来,给学生多种感知觉的冲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能够为课堂注入新活力,并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此外,将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工具引入到实际课堂中,还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情绪。
以“轴对称”为例,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笔者首先播放有关“对称”图形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对称在生活中无处无在,同时,也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使他们初步感受到对称美。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即:这些建筑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征?这样便使得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进一步认识,并推动了后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等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可见,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变得更加活跃,还使得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高效。
四、引入生活实例,强化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大多数来自生活,并最终作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将生活实例引入到课堂中,这样既能够为学生的认知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建立有效联结,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还能够建立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结,以此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以“正数和负数”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笔者首先结合现实生活,引入生活实例,如:温度、珠穆朗玛峰、盆地、货物运输等等,由于这些生活实例是学生所熟悉的,这便引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以这些生活实例为研究对象,不断帮助他们认识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同时,也使得他们对负数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此外,在学生理解了正数、负数的概念后,笔者还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使他们自主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与表示,进而使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认识从理性上升到实践。可见,引入生活实例,既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有效用”,还使得他们逐渐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他们强化其自身的应用意识。
五、重视操作活动,完善认知结构
操作活动的开展既能够调动学生的感知觉、思维、想象等认知,还能够使学生在自主活动的空间内完成知识的重组与构建。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一定的空间,并正确指导他们展开操作活动,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还能够给学生更多主体性发挥的空间,从而帮助他们完善数学认知结构。
以“平移”为例,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使他们掌握图形的平移画法,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使他们从小组合作讨论中体会到平移图形的特点与画法。此外,笔者在指导学生平移图形的画法中,并没有一步步告诉学生怎样画,而是让学生自主尝试平移的操作过程,紧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平移的方法,同时,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利用投影的方式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画出来的,这样让学生有了一个思考内化的过程。因此,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活动,既能够使学生的学变得更加自主,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认知,从而使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得以提高、数学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而言,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并落实“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同时,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设计。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学生、教师等主观因素影响,还有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应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把握学情,保证教学与学习实现有机统一。此外,教师也应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将其作用到课堂实践中,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活动、更新教学方法,以此使教学活动实现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1-11.
[2]杨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175-175.
[3]潘苗苗.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