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冬梅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故城联合学区 山西省长治市 046300
摘要: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要想拿到比较好的分数必须要有一个比较高的做题正确率,这样才能够把学会的内容充分地提现到卷子上,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做题正确率,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讲,首先要先提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做题的方向是正确的,然后就是要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就是要让学生注意答题的步骤,只有步骤完善才能够有机会获得满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做题正确率;题意理解;思路概括;步骤完整
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对题意的理解还是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他们都是需要教师的一个科学的指导的,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告诉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的正确步骤,从而保证学生做题的规范性。另外,小学生考虑问题还是很不全面的,因此教师在每次考试完以后都要去收集学生犯的主要问题,然后给学生进行强调,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强化学生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做题思维。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做题正确率的提高策略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题意理解能力
要想把一道数学题做对,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先把题意给理解到位,要先知道题意给出了什么样的已知条件以及问的问题是什么,只有知道了这些基本的信息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解答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题意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讲题的过程中要刻意地去锻炼学生的题意理解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多读题或者画出示意图等等。当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题意的时候,学生的做题正确率也能够得到提高。
例如,在进行教授“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讲的知识的时候,学生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千变万化的题目,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规避题目中出现的陷阱,从而导致这一部分题目的正确率特别的低。这个时候教师就更要强调题意理解的重要性,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去更好地理解题意,比如教师可以细致的讲几道题来带着学生体会一下正确的理解题意的办法。就拿要给一个长方体的铁桶的外表皮刷漆的题来说,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至少把题目读两遍,然后在纸上画出一个长方体标出需要刷漆的面,最后再回头看一下题目的问题有没有要求变换单位。经过这样的三步学生才能够算是真正的去理解题意了,在后续的列式计算时就更加地轻松,这样将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做数学题的正确率。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讲题的过程中要经常性的这样带领学生去分析题意,直到学生能够自主地去进行分析。
二、锻炼学生思路概括能力
当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题目的题意时,就需要学生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去解答题目,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解答题目,因此教师在讲题的过程中同样要去锻炼学生的思路概括能力。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会做一道题,但是当教师提问学生起来回答如何去解答的时候,他们并不能进行很好的概括,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的思路是比较模糊的,因此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去概括做题的思路,从而使学生的做题思路更加清晰。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讲解“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题意之后可以提问学生进行思路的一个概括,从而来判断学生的思路是不是正确,如果有偏差教师也能够给出及时的纠正。比如对于那种给出比例尺让求实际距离的题,首先学生早知道比例尺的意义是图上一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的厘米数,然后用给出的实际距离在图上表示的厘米数去乘以比例尺中一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的厘米数,最后才能够得出答案。但是事实上学生对于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是不到位的,这个时候教师就能够通过听学生对这道题的思路概括来发现这个问题,从而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再次强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让学生去锻炼思路概括的能力能够更好的去查漏补缺,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做题正确率。
三、提高学生步骤完整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经常会忘记某个步骤,比如忘记带单位或者把答写的特别的简略,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些失分,而这些分数如果通过后期的有效训练是可以进行拯救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做题策略指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做题步骤完整意识,从而去避免那些不应该的失分情况,近而提高学生的做题正确率。
例如,在学生进行学习“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这一部分的考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展开的,因此在让学生掌握这些公式的前提下教师也应该强调一下这部分题的完整步骤。比如在给出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先通过周长公式来求出圆的半径,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一下单位的问题,需要单位变换的一定要在做题步骤中有所体现。接着就是要用面积公式来求圆的面积了,这个步骤中重要的是要明白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且要注意字母单位不加括号,而汉字单位要加括号。最后就是答了,这个步骤中学生一定要根据题目的问题来进行比较完整的阐述,这样才能使整个解题步骤更加完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做题正确率的提高是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讲题的过程中一步步进行强调的,当教师强调的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就能够记住,这样在今后的考试中就能够避免因为各种做题策略的欠缺而丢失分数了。当学生能够有一个比较高的做题正确率的时候,学生自然的就能够拥有一个比较满意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承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
[2]刘蒙蒙.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