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例谈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14期   作者:刘婧
[导读]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刘婧
        新疆伊犁霍城县初级中学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实际运用能力的唯一支撑,还对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很多不会的题,语感好的学生都能凭借第一感觉找出答案来;大篇幅的阅读理解题,即使生词很多,他们一样可以掌握比较精确的意思。”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本文就此展开叙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生 语感 培养
        
一、培养英语语感的基础——强化教学环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必须强化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等各个环节,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是“听”:这是学英语的开始,课堂上学生专心地听是基础,是培养英语语感的第一关。正如力主学英语要培养语感的朱光潜先生所说:“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走进教室,就不说一句中国语,借助眼神、手势、音调、动作、图片等等作辅助,专心听,然后学着说。”当然,一开始就不说一句中国话是不可能的,这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逐步实现。
        第二是“说”:这是中国学生学英语的关键一步,很多学生“会听、会读、会写”,就是不会“说”,也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而在英语语感的培养中,“说”是很重要的一步,“语言(language)和语义(meaning)进行非意识转换的思维过程”的具体体现就是“说”。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说”:从上课伊始的“相互问候”到“每天的气象介绍”,从不同梯度问题的设计到“英语角”活动的开展,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到课外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的开辟等,尽量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做到人人开口讲英语,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体验成功和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第三是“读”:即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1]在英语学习和英语语感的培养中,必须反复朗读词汇、词组、短语、句子以及名篇佳作。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拳师每天要练拳, 歌手每天要练嗓子。学习英语也要坚持朗读,只要每天坚持朗读,持之以恒,就能使舌头听从大脑的指挥,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也就是有了英语语感。
        第四是“写”:如果“听、说、读”是培养英语语感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写”就是英语语感的体现和结果,也是最后一个环节。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写英文。“最初是机械性的写,如默写或听写;从单词到句型再到段落…… 接下来是创造性的写……写作是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英语语感的成熟和成型就是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用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极有好处的。”[2]
        此外,还要注重音标教学:英语是拼音文字,单词的读音与字母及其组合的发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把语音与单词中的字母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汉语拼音与英文辅音字母发音的相似性、灵活运用字母与字组间的联系以及引导学生掌握重读开音节、重读闭音节和一些常见字组的发音来组织教学。
二、培养英语语感的关键——建立英语思维
    英语是我们的第二语言,传统教学总是从中文到英语,必然会出现用中文的语言逻辑去理解英文的现象,这对培养英语语感是非常有害的,不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建立英语思维来培养英语语感。

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痛苦的过程,并且还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也许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科学指导和引导,不断加强督促和训练,而学生需要积极、认真、主动地对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机会就要用英语交流与思考,减少甚至不用汉语, 避免英汉互译式的学习。当看到“香蕉”就能想到“banana”,看到“雨天”就能想到“rainy” ,感到“开心”就想到“happy” 时,在减少对母语的依赖和降低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时,英语语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三、培养英语语感的重点——加强语言积累
        现代语言学习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所以,培养英语语感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加强语言积累。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随时记录一些有用的词汇、词组、短语、句子和短文;课后,要求学生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加以模仿运用,逐渐理解、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课外,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及时收集生活中有用的素材,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英语口语交际,为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和培养英语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英语语感的保障——指导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习得是学生最大的收获,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甚至会决定他们的未来。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通过预习,能够了解将要学习的基本知识,明确重点难点,找出问题疑惑,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复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获得新知,正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五、培养英语语感的背景因素——比较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内在规律和运用规则,与我们的母语汉语有着千差万别的区别。如果不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也就更谈不上培养英语语感了。比如,外国人见面时习惯问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而中国人常说:“饭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中国人之间的问候感觉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收集一些与书本有关的西方文化资料,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东西方文化差异。这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又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培养英语语感的外部环境——创设良好氛围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英语语感的培养过程中,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的创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是硬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内各个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教室的安排、设施的配备、室内环境的布置、校园环境的渲染都需要精心设计,比如树木标识、路牌、教室门牌、宣传标语、办公室门牌、等都用英汉表示,设置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一个是软环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关心后进生,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营造一种师生心理相容的积极氛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总之,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和耐心培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的认真实践、不断探索,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英语朗读不容忽视》(能飞英语网2011.1.17)
        [2] 李素梅《浅析英语朗读的方式方法》(《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4月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