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明 张云飞
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高中部,广东 惠州 516211
摘要:为了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做好学科育人工作.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数学文化材料作为德育素材,融合数学学科的特色,配合以数学语言的严谨、优美及富含哲学思想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教育;数学文化;数学课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只有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才能真正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单单是德育部门和班主任的事情,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在积极行动起来,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达到水乳交融,自然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笔者有一些思考.
一、树立教师的高尚品格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育有德之人,需大国良师.良师不仅是经师、学问之师,更要成为人师、品行之师,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学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自身形象,他的品行,他的精神,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品格,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工作都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从板书的设计、语言的表达、仪容仪表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尤其是数学老师在研究数学问题的严谨态度及带领学生攻克疑难的专研精神都会深深感染学生.
二、挖掘优秀的数学文化材料是渗透德育的重要形式.
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材料,我们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出来作为渗透德育的素材,既可以加强数学文化的学习又可以自然而然的开展德育教育.
案例1:在新教材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章的数学探究内容中,有对我国古代优秀数学成果杨辉三角的专门介绍.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里指出,杨辉三角这种方法出于《释锁》算书,且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约11世纪)曾用过.由此可以推断,我国发现这个表不晚于11世纪.在欧洲,这个表被认为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1623-1662)首先发现的,他们把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这就是说,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500年,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点评:通过杨辉三角及其它我国古代数学文化中灿烂辉煌的成果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主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案例2:在新教材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章第35页拓广探索第11题中,介绍了二项式定理产生、完备和推广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从公元前3世纪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到1世纪的《九章算术》中的,再到17世纪的帕斯卡《论算术三角形》中的,然后经过莱布尼茨、约翰·伯努利、牛顿、蒙特摩尔、卡斯蒂隆、欧拉、柯西等众多数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把二项式定理逐步完善发展至今.
点评:通过介绍二项式定理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是一种求真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
案例3:在新教材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10页中的阅读与思考材料中介绍了斐波那契数列及其性质.其中,提到了优美的“斐波那契螺旋”弧线及“黄金比例螺旋”.不仅如此,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了许多斐波那契数列,如:树枝的生长、向日葵管状小花的排列、蒲公英的种子及松塔的鳞片等等.
点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客观存在的实体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数学充满了美:有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有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有整个数学体系的和谐美,图形的对称美,还有数与形的结合美等等.通过数学中的美,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让德育教育充满数学味是一种境界.
数学语言严谨、优美且充满哲学韵味,教师如果能让德育教育充满数学味则不仅可以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而且能启迪思维、发人深省.
比如,我们在进行二次函数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如果我们每一人都是一个二次函数的话,我希望大家做一个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为虽然可能你暂时是在X轴下方(暂时落后于人),但是只要你不懈努力,你一定可以冲破X轴来到上方,而且可以一直上升(不断进步).再比如,我们在讲解指数函数的时候,通过几何画板来演示底数变化时图象的变化过程,当底数从正方向无限趋于1时,无论多接近1函数都还是递增的,一旦突破了临界值1,指数图象马上掉头向下递减(量变到质变).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人生的发展过程首先要看(基础)(底数大于1),你就会慢慢进步,刚开始可能很慢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呈现指数爆炸的效果,同样道理,如若不然将掉头向下无限趋于零.
四、结语
课堂永远都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除了不断提升自身的品格修养之外还要牢牢抓住课堂这块主阵地,结合学科特色积极地开展德育渗透.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文化素材并进行适当的选择,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思想实际、掌握知识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德育教育.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牵强附会、形式主义和贴政治标签,不可将数学课变为政治课,那将失去数学课的本真;避免脱离实际、要求过高就会出现形式主义.德育教育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在“润”字上下工夫,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课堂的理性灌输中融进形象化情感,使教与学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德育就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数学 选择性必须 第二、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