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14期   作者:谢天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对这一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进而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谢天
        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对这一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进而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和切入点,针对初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班主任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多媒体资源;专题讲座;家校联动
        在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来自于学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因素带来的压力。如何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对学生进行合理疏导是班主任关注的话题。因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被广泛重视,且被视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贯彻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此,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究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此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以及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树立,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和支撑。
        一、结合多媒体资源,丰富教育形式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运用到课堂上,且因其自身具有的资源丰富、呈现方式多样化以及传递信息能力强等优势深受师生青睐和喜爱。初中班主任教师也应在秉承与时俱进思想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多媒体资源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图片、动画等资源让单调、枯燥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促进更理想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实现。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设置主题班会的形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如在进行以“情绪”为主题的班会时,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以及不同情绪对人产生的影响,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直观展示常见的喜怒哀乐几种情绪类型,并结合具体的图片和视频对这些不同情绪进行详细介绍。之后,在结合具体的事件介绍同一事例下不同的情绪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情绪。如此,便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清晰、直观的形式呈现了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的兴趣和动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和认知水平的提升。


        二、举办专题讲座,消除学生不良情绪
        初中生本身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由于受到学习压力以及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影响,常常会不时地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如何不能及时消除的话,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加上有着学生由于受自身性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乐意将自身的各种想法说与他人听,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抑郁状况的产生。为了转变这种局面,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有效的疏导,初中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来消除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例如,讲座主题的选取应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设置。比如选择学生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契机设置讲座,针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方面的内容设置主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心理层面接受并适应中学生生活。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班主任可以给学生设置以“爱”为主题的讲座,针对如何向父母、教师以及朋友表达自己的关爱和关心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使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爱人之心。如此,便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深化发展,有效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畅地进展下去。
        三、注重家校联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家校联动模式是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重要手段。在面向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除了肩负着班级管理工作和教育学生的重任之外,还担任着学科的教学工作,很难将全部身心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而家长作为学生的直接监护人,同样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为此,初中班主任教师应注重采用家校联动的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教育合作力量的影响下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班主任除了利用定期组织的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和联系之外,还可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针对学生近期的表现或是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探讨、交流,共同商讨、制定出合理的教育管理计划,从而逐步消除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使学生的言行变得规范起来。如此,便将教育合力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规范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为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学生良好情感和心理以及健全人格的树立,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应江.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J].贵州教育,2017
        [2]廖夏俊,王鑫烨.基于学生辅导需求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开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