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浅谈宋词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的和谐相生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14期   作者:吴俊苇
[导读] 人性的丰富与多面,正如一棵树于四季里呈现出不同姿态,或蓬勃,或蓊郁,或萧然,或疏朗,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际遇和心境中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也有所不同。
        吴俊苇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阳光书院高中部
        摘要:人性的丰富与多面,正如一棵树于四季里呈现出不同姿态,或蓬勃,或蓊郁,或萧然,或疏朗,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际遇和心境中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也有所不同。本文我将以此诗句为契机,于朋友们一同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宋词中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和谐相生的有趣现象。
        关键词:高中语文;宋词;和谐相生;
        提及豪放,人们必谈苏轼辛弃疾,提及婉约,则必谈柳永李清照,其实,“豪放”与“婉约”并不是绝对的,下面,我将以苏辛柳李的八首词为例,与大家一起感受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
        说到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诗句便会脱口而出,其汪洋恣肆豪迈奔放的文风早已深入人心,东坡先生堪称大家,极具生活智慧和个人魅力,精通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文风多变且精深,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来看他的两首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两首词皆出自苏轼之手,词牌亦同一,然而词风却蔚然不同,第一首《江城子》是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此词豪气干云,词中所表达的杀敌报国的雄心、抗击侵略的壮志,读来令人热血沸腾,第二首《江城子》为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绵绵情意,字字血泪,其浓重的哀伤与思念,每每读起,我们都会被其至情所感动。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柳永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事实上三变心中自有豪情,柳永也是一位婉约与豪放并重的词人: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是柳永婉约词代表作之一,词风深沉婉约,缠绵悱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早已脍炙人口,人生的失意,与恋人离别时的难分难舍,无尽的离愁别恨,统统写进了《雨霖铃》里,古往今来饱尝离别之苦的人,特别是恋人们在读这首词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为柳永的豪放词佳作,词人以高远的视角,铺陈夸张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把杭州富庶美丽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都市的繁华与山川的壮丽尽在笔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神奇皆在词中,相传金主完颜亮读罢此词对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此词视野开阔、运笔雄健,其豪迈大气丝毫不逊色于苏辛,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柳永的豪放词还有《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等名篇,亦高远雄奇,颇具感染力。


        说到辛弃疾,联想到他的生平遭遇和戎马生涯,人们自然而然地把“豪放”的标签稳稳地贴在他身上,其实,辛弃疾亦是一位兼有外放的豪情与内敛的柔情的一代词人,人们称他的词作“肝肠如火,色笑如花”: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一生的心愿就是收复失地,奈何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只能将壮志难酬的情怀融入杯中酒中梦中词中,如此虎虎生风又酣畅淋漓之词,读来既觉痛快又深感悲愤,辛弃疾真不愧为豪放词的一代巨擘!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朴素温暖的画面,和谐惬意的氛围,天然去雕饰的纯白描手法却将五口之家的幸福描绘得活灵活现,农村生活的恬淡美好吸引着辛弃疾,又通过他的词作感染着后世的众多读者,辛弃疾的婉约词佳作相当多,无论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朴实安定,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悲喜一瞬凝结的禅意,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其内心世界的丰富。
        或许是因为性别的缘故,人们总不自觉地认为李清照只是一位婉约词人,事实上,易安居士虽为女流之辈,心中也有不让须眉的豪情,她的婉约词格调高雅,语言清新,读来令人齿颊留香,大家非常熟悉,在此,我不再做例举,而是举出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两首具有豪放之风的诗词: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此词为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被词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作者以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情思,构思精巧,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隐寓她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其词意义深刻,用语精准刚劲,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大呼痛快!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全诗仅二十个字,借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明确地表达了李清照对英雄的界定,如此慷慨壮烈,若不是标明作者,恐怕鲜有人会想到它竟是出自一文弱女子之手,此诗虽然不是词作,但我们亦可从中感知到李清照英武豪迈的内心。
        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婉约与豪放的和谐相生不仅存在于宋词,可以说它几乎成了诗人创作的普遍规律,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之狂狷,也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之温情;杜甫有“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之沉郁,也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之柔肠;王维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空灵,也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之侠骨;李商隐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之哀愁,也有“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胆识,陆游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雄壮,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清新,就连毛泽东亦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霸气,也有“人有病,天知否”的深情,如此等等,无数文人墨客都在用自己的作品诠释着“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天有阴晴,地生万物,人性向来不是单一的平面,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图案和内容虽不同,却统一于同一个物体,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丰富有趣,当你看到满脸络腮胡的黑脸大汉捏着绣花针绣着空谷幽兰时,当你看到巧笑倩兮的女子端起海碗痛饮狂歌时,当你看到平素间不苟言笑的老学究扮着鬼脸玩自拍时,请不要惊诧,因为他们的心中亦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宋词的“豪放”与“婉约”体派之争[J].考试周刊,2010,(29):30-31.
        [2]李洪启.纤丽与雄慨齐飞,婉约共豪放一色——宋词风格赏析[J].考试(教研版),2007,(09):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