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14期   作者:师贵钦
[导读] “统计与概率”在小学阶段越来越被重视,并作为一个单独领域出现。
        师贵钦
        河南省安阳市高新区银杏小学  455000  
        摘要:“统计与概率”在小学阶段越来越被重视,并作为一个单独领域出现。但是这部分内容对教师们来说在教学中属于薄弱环节,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仿真模拟 理解方法 展现教学细节
        一、多媒体演示,实现情境再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创设是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许多现实情境很难在课堂上及时、完整表现出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情景再现,使这种难题得到解决。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的例3》时,统计某路口机动车经过的数量,我们不可能把全班的学生都带到马路上去。一是条件不允许,二是学生的安全无法保障。这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虚拟演示道路上各种车辆过往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虚拟的情境,不但亲身经历了动态的数据收集过程。而且还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了动态统计方法与静态统计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仿真模拟,增强活动体验。
        概率这部分内容需要大量的重复实验才有说服力,而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限制,变大量的常规实验为模拟实验,不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更容易体验到大量实验能使结果更精确,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中的掷硬币实验和摸球游戏,常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做若干次抛硬币的实验,然后给出过去数学家的抛硬币实验结果表,这样得到的结论往往过于牵强。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可以反复做,让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技术模拟的概率实验,获得了比较丰富、直观的经验,增强了活动体验。
        三、工具软件,解放学生时间。
        excel软件可以快捷地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展示。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一课时,利用计算机软件的excel功能,先让学生分四组统计本组信息,然后把数据当场输入excel表格,通过求和算出数据,不但节省了计算的时间,还快速验证了统计结果的正确性。接着再利用excel功能直接绘制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直观、充分地认识到条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更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这样节约了大量的授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结果的分析上来。
        四、电子白板多功能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方法。
        电子白板是一种新的电子教学辅助设备,具有可擦除性,可任意移动。书写的东西能够直接存入电脑等优势,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对于小学生来讲过难,他们虽然用心听讲,但是有时也不能深入理解。

而电子白板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种矛盾,通过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书写与电子白板上的内容记录,帮助学生理解统计知识,学生在查看时,既能够融入课堂教学情境中,又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一举两得。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使学生理解移多补少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将四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图展示到电子白板之上,然后利用白板的勾画、移动功能,将多的部分移给少的,用箭头加文字的形式呈现,更清晰明了。课程结束之后,学生改变了以往学习平均数知识后大多数只是掌握了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忽略了移多补少的思想方法。
    五、展台实物投影,展现教学细节、适时反馈作业。
        多媒体教学机实物展台可以进行教具、书本资料的投影,将实物生动逼真的投影在大屏幕上;可以将学生课堂中生成的作品、小组探究的结果以及教师的操作过程及时展示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的更清楚、更直观。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
        实物展台因为能使较小的实物通过投影仪投射到较大的物体之上,使学生能够看得更加清晰和明确,避免了教师在实物展示的过程中难以展现细节的弊端。将实物投影设备运用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中,能够节省教师大量的时间,使教师展现教学细节更加方便。
        比如,在学生第一次尝试绘制各种统计图表时,出现了各种问题:条形统计图中条形柱与类别位置不对应、图例与条形柱涂色不对应、未标数据、折线统计图连线时从“0”开始等。遇到这些情况,充分利用实物展台,把学生的错误生成课堂教学资源。
   六、巧用画笔,实现生成资源与预设内容相互融合。
        课件一般比较程序化,缺少与学生的互动,较难做到学生生成与课件内容的相互融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重点研究了课件与学生生成的交互作用。比如ppt画笔的作用,在播放课件时,可以直接利用白板画笔功能,在ppt上填写或标注。选择合适的笔型,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任意圈画,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教学机智,展现自己灵光一闪的意外精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时,也可以在ppt上任意书写圈画,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还可根据需要选择“橡皮擦”或“擦除幻灯片上所有墨迹”书写内容进行删除和修改。在使用中,最大的优点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成改变课件固有的内容,有效关注学生的思考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例如,在“摸球活动”中,记录红蓝球的次数如果用ppt需要提前做好,但是摸出的结果是无法提前预设的,所以利用ppt画笔可以直接书写结果,使学生的生成与ppt内容相互融合。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地应用到“统计与概率”教学之中,能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健辉.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统计与概率"教学效果[J]. 时代教育, 2015(20期):235-235.
        【2】林意锋. 以实例贯穿概率统计教学,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J]. 好家长, 2018(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