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欢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还不成熟,且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还不具备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所以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作为教师,要优化改进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凸显教材内容的德法双修,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关爱学生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情感感悟相结合,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培养法律意识,进而达到使全体学生的道德素养都可以得到全面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生活现象;观察生活;生活化作业
因为道德与法治就在我们身边,课本知识内容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把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并教授与其有关的道德法治知识,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作为教师,要改变之前传统的空洞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学会挣脱开理论知识的束缚,利用学生生活中总会遇到的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在课本中看到生活,在生活中体会道德与法律,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将生活现象引入课堂
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知识容易出现陌生和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和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让学生有代入感,以潜移默化地在情境中学到与道德与法律有关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展开讨论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时,我首先会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白色塑料袋污染或者农药污染的图片,以及一些大气污染或者噪声污染的视频,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这些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然后我通过为学生引入这些生活中污染的现象来为学生讲解各种污染的成因和危害,以及正确应对这些污染的措施,进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在带领学生探讨农药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时,我会先通过引入农民喷洒农药后的土地状态的生活现象来让学生学习并发现农药污染的严重性,然后花两分钟的时间来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农药污染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再加以明确。这种将生活现象引入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以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针对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和具有好奇心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生活现象来让学生自主的结合课本知识来思考。
相对于书本知识的枯燥无味而言,学生更愿意从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去学习到知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以及观察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直观生动地感受教学内容,在生活中发现道德知识和法律规则,引导学生在场景制造中去思考和学习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并结合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来进一步讲解和明确知识内容,这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结合知识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真实的经历去感悟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进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例如,在教授“我们当地的风俗”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有关各地风俗习惯的图片或者视频,来让学生了解这些家乡风俗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那么,你的家乡都有哪些风俗呢?”,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风俗,进而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学生踊跃回答完问题之后,我会因势引导学生去学会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比如家乡在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什么,而在过中秋的时候大家又在做什么呢?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而提升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三、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作业的设计也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让学生真正的乐意去完成作业,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生活化的趣味课后作业,以达到有效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记忆的目的,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纸质型的作业形式,为学生布置一些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来完成的课后作业,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我便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生活情境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平时在上学的路上都是通过什么交通工具来上学的呢?”,并在学生回答之后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请仔细观察在放学途中你所遇到的“生活中的规则”,并做归纳总结”。这种生活化的布置作业的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利用死板的教材设计去束缚学生的思想,尤其是小学生的生活足迹已经不只是学校和家庭了,他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小区、街道、超市等,已经对公共生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通过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不但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社会规则进而树立规则意识,以及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达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小学教育就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的重要的基础教育,这个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个阶段的教育会对学生之后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作为小学教师,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和创新教学方式,以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争取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相对于传统的注重教材内容的教学来说,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易让学生吸收知识和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问题,以更好的达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康涛.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8(42)
[2]陈亚芳.刍议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综合版),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