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徐华
[导读] 文章重点研究群文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徐华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中心小学  436000
        摘要:文章重点研究群文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整篇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和要求;第二部分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分析群文阅读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第三部分针对群文阅读的具体实施提出相关策略。群文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变革阅读教学基本方式,实现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小学生
        阅读是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工作和研究的重要板块。针对阅读这部分的教学,为了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诸多新的阅读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一、群文阅读基本概念和要求
        群文阅读其实说的是群文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我国诸多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一个新的阅读方式。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同,群文阅读有着非常明显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在实际应用环节,群文阅读主要分为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突破教材,增加课外阅读、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及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这五个层次。这也是我们对群文阅读概念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一个基本方向。具体到小学教育而言,群文阅读这五个层次与学生交集最多的就是强调单元整合以及增加课外阅读这两个部分。其余三项虽然也有所体现,但是对小学阅读教学产生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整体效用不如前两者。那么群文阅读的具体推行有哪些要求呢?本文以为主要有两个基本点:第一,群文阅读需要扎实的字词积累。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符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只有熟练掌握了汉字的读音和基本含义才会顺利完成最基本的阅读工作。而群文阅读是在基本的阅读形式上进一步提升的,所以生字生词的储备和积累同样也非常重要了。第二,群文阅读需要很强的逻辑联系能力。群文阅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阅读整个一组的文章。看似简单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一组文章并不是随意组织在一起的,每一篇文章之间必定有着很强的综合性与联系性。比如《七律·长征》《丰碑》《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这组文章被安排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文章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红色主题。这也正是这些文章聚集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所以,在群文阅读中读者必须具备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如果不能准确分析出一组文章的共同点和内在关联,群文阅读的整体效率便大打折扣了。
        二、群文阅读推行障碍因素分析
        全文阅读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应用环节可以有效改变现在的阅读局面,为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色彩。但是在具体的落地环节,我们发现群文阅读理念的具体推行却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的压力与障碍。经过详细研究和汇总分析,本文以为这些障碍和压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学习时间是相对有限的。全文阅读具体实施环节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课外读物,通过搜集与课本文章主题接近内容相似的其他课外读物进行综合性阅读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和提升学习素养的目的。但是这也意味着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环节必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课外读物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数量。而现在小学生每天的课后作业压力也是比较繁重的,学习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如果超出了正常的学习时间,盲目增加学生的阅读任务,那么最终取得的效果可能就会与我们预期背道而驰了。第二,教师教学压力的增加。群文阅读需要引入课外读物到课堂教学中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究竟该如何引进以及在引进的过程中注意哪些要点,保持哪些基本的原则,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把握了。假设教材上的文章主题是思乡,教师是让学生自己寻找以思乡为主题的课外读物,还是统一规定相关的课外读物直接要求学生阅读,这一点必须斟酌考虑。

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不要全部解答?如果全部解答,会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教学工作?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也都是教师要考虑进去的。因此,群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教师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教师面临的压力过于繁重,所以从内心深处来说对群文阅读是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的,而这种排斥性也是影响全文阅读最终效率提升的一个障碍。
        三、群文阅读推行的具体策略
        经过详细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为,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落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第一,系统性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上文所述,群文阅读在推行环节的一个重要阻碍就是学生本身的学习任务已经相对繁重,此时要求他们读一些课外的读物增加任务量。从理论角度理解,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学生并不是机器,他们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无法一天之内所有的时间都只扑在学习上。教师没有顾及学生感受强行推行只能遭到学生的误解和抵触。因此,我们要系统性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要把所有的压力都放在学生身上,这是不可取的。例如,在《桂花雨》这篇文章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法,引入了其他课外文章(如《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此时,学生的阅读量就有所增加。考虑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酌情减少学生的其他作业。比如生字生词由原来的写两遍变成写一遍。把群文阅读教学时的总任务始终控制在学生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该措施一直顺利推行下去。第二,把握群文阅读的教学精髓。群文阅读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准确地说,是提升学生对书本文章的理解能力。书本文章才是重点,引入的那些课外文章如果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那就喧宾夺主了。因此,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坚持以课本的文章内容为重点。例如在《珍珠鸟》一文的教学中,为了确保课外读物能够和本篇文章的主题相一致,教师可以亲自寻找有关读物推荐给学生,这既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也有助于提升群文阅读的整体效率。教师选择的是《海燕(郑振铎)》《养鸭(丰子恺)》这两篇文章。再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时,也只是要求他们把整个文章书读一遍即可,或者采用阅读理解题目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但是涉及到文章精髓理念和深度思想的挖掘时,教师可以不作要求。因为课外文章本身的难度相对大,而且也容易影响正常教学计划的落实与开展。因此,在群文阅读推行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限度,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实质与核心,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
        四、结语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优质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并且结合过往经验来看,群文阅读在教学效率提升和学生学习素养培养方面的确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当坚持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保持足够的关注力度,加强对此教学模式的研究深度,真正实现学生综合学习素养与能力的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宏林. 巧妙组文,彰显魅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1):173.
        [2]祝新福. 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探讨[J]. 内蒙古教育,2019,(33):112-113.
        [3]顾佳. 学贵心悟,授之以渔——谈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 小学教学研究,2019,(30):76-78.
        [4]牟静. 激发阅读兴趣  提升阅读效率——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9,(31):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