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长治市潞州区站前路小学
摘要:学生在学校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只是课本知识,更需要掌握良好的习惯和技能。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除了成绩,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还有表达书写也不能被落下,因为这是构成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家长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都比较重视,因为随着思想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就要跟上发展需求,成为多方面都较好的人。语文学习的内容其实非常广泛,但是因为原来教学和思想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发展太过于重视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实践。所以现在教师就要用各种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增加阅读量;多形式互动;复习习惯;朗读教学
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多方面努力的结果,积极健康的学习状态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和好的状态,所以相比起教师给学生布置繁重的任务,交给学生好的学习方式更为重要。教师还可以在讲课的时候运用有效的,符合学生发展阶段和年龄要求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本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一番研究,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与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
阅读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已经成年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阅读书籍可以让人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思考和整体发展水平。学生阅读可以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帮助他们在写作时能用更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和描述。阅读还可以塑造学生的思想,正面积极的文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好的引导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而且在平时学习考试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的文章,课下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时,这篇课文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来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很有趣且丰富,教师在讲解完成以后,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以前阅读过的童话故事,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了阅读书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老屋与来找过老屋的小动物们的故事重新梳理一遍,增加了学生对课文记忆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老屋对于每个小动物的作用和帮助。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
互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不管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都可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一定的训练。而且当学生遇到问题以后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拖延而造成更多的学习问题。现在科技比较发达,学生就算不在学校也能够在线上和教师进行互动,这样可以极大的节约课堂时间,还可以让学生的作业质量有一定的提高。互动还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和学生打好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例如,在教授“夏天里的成长”这一课时,每个季节都有对应的成长和故事,教师在教授课文内容的时候,可以和学生一起思考,在其他季节里所对应的成长是什么样的。然后可以进行抽问,小组讨论,以及教师分享的方式一起完成这个讨论任务,每个人的季节成长会有出入,也各有特色,教师可以通过大家一起互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思考。这样不仅提高了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也让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观察细节的好习惯,这对收集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质量都有一定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复习习惯
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都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这是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去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而不会因为不熟悉知识而导致跟不上课堂节奏。
课后复习可以存在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比如练习的时候遇到以前的知识了,学生就可以进行一个回顾,既不会耽误现在的学习进程,还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记忆进行加深。语文学习中的汉字就是一个如果不经常温习就很容易被遗忘的内容,所以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经常复习的习惯,巩固学生对汉字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教授“好的故事”这一课时,这篇课文和前一篇课文都是出自于鲁迅先生之手,教师在引导学生去学习和阅读的时候也可以把前一篇课文和这篇课文拿来进行对比,看看作者语言表达,以及叙事上有哪相同和不同之处。课文讲的是作者在头脑中回想的一个好的故事,并对里面的人物环境都进行了一些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描述性的词语进行反复阅读理解,把之前所掌握的词拿出来复习比较,更贴合课文表达的意境。
四、融入朗读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朗读出声音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还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有的时候学生的状态不是很好,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调整。而且在课文学习中,很多内容都是要求背诵的,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在课堂上就对背诵内容熟悉以后,可以减轻学生在课下学习任务的压力。而且声情并茂的朗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的普通话表达和朗读时的情绪表达都得到锻炼。
例如,在教授“竹节人”这一课时,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的一件趣事,整个课文的情绪表达和语气都是比较轻松欢快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朗读的方式把这种快乐愉悦的情绪表达出来,还可以分组比赛,看那一组读得最有感情,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和学习激情。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以童年趣事为主题开展讨论分享,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调剂,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休息放松的时候,提高学生的整体效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这篇课文,达到了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不被约束的学习。
五、规范学生汉字书写
汉字书写一直都是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对汉字的书写会融合在生活中很多细小的方面,即使现在电子产品使用得比较多了,但是还是有很多要手写的地方,所以学生规范书写的任务不能被落下。而且好的汉字书写可以给别人留下好的,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考试练习都很重要。而且练字还可以让学生养成严谨仔细的习惯,因为练字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学生如果急于求成,就会达不到好的练字效果,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发现练字的趣味,并告诉学生练字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真练字。
例如,在教授“草原”这一课时,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来到草原被草原人民热情招待,感受到草原人民淳朴善良的故事。教师在授课完成以后可以让学生把课后选出来的字进行练习和反复拼读书写。这些字都是学生掌握得不够好,或者容易出错的,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练习时一定要提高过关要求,让学生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在练习完成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誊抄和练习,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内容会保持更多的耐心,间接的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总而言之,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是挂钩的,如果学生有很好的学习天赋,但是没有教师去正确的引导,就会浪费学生的天赋,耽误学生学习。语文学习中很多内容都是要学生去背和理解,好的自控能力和授课方式可以让这些内容更有效率。教师要慢慢的培养他们的习惯,巩固基础部分,通过互动反馈,增加有效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成绩,减少班级整体成绩差距过大的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要保持尊重,并遵循学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取得好的学习结果。
参考文献:
[1]余小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5(21)
[2]杨军.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