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幼儿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琴
[导读] 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
        张琴
        太湖县城南幼儿园
        摘要: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发展纲要》中也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对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认知以及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作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也对幼儿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科学有效的培养策略展开分析探讨,希望能发挥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口语表达;教学策略
        语言在人们的生存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行知识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幼儿正处于人生起步的关键时期,需要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培养,才能为更好的学习和交际奠定基础。以下将对可采用的教学策略展开一一分析论述,希望能为语言能力培养教学活动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正处于模仿的高发期,周围人物体现出来的语言素养,无形之中都会被幼儿借鉴和运用。在幼儿园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更是幼儿关注和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要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标准的普通话能力,规范日常的言语使用能力,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
   
比如,在和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发音的标准,吐字的清晰、使幼儿能够听得清楚,便于理解和学习。还有,教师要注意态度的亲切,声音的适中,使幼儿乐于将注意力投入其中,提高口语表达的兴趣。另外,教师确保语言严谨科学的前提下,还要表现出适当的童真童趣,使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词汇,在必要的情况下配合一定的肢体动作和手势动作,
        二、创设愉悦的环境氛围,提升幼儿的表达兴趣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关键在于丰富的口语锻炼机会,才能把理论知识切实转化为个人能力。这个阶段的幼儿,对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因此活动参与过程中充满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部分幼儿性格内向,但是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通常会有不愿意表达、不敢于表达的情况。另外,部分幼儿也会因为口齿不清、发音不标准等问题,也会导致寡言少语的情况发生。还有,拘谨、严肃的环境氛围,也会影响幼儿的表达欲望。因此,教师要重视良好环境的创设,给幼儿的口语表达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
   
  比如,教师要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学会尊重和接受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认识到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性。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烦琐而复杂的,还有这个阶段的幼儿规则遵守意识和能力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很容易产生各种偏见,进而从平等的交流变成单方面的说教和斥责。这会导致幼儿的胆小,不能很好地实现语言发展和个性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强化个人的师德师风素养建设,善于对幼儿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引导,用正确的言行去引导幼儿、教育幼儿。比如,在处理幼儿争执的问题时,教师不要上来就是批评和指责,而是先安抚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缓缓叙说事情的经过,然后再用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认识到错误和不足。这样的语言交际经历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和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和关爱关系,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安全感和自由自在感 ,通过身体接触或者眼神的传递或者等行为动作使幼儿感受到关心、接纳和安抚,从而增强语言交际的积极性,愿意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表达出来。





        三、借助语言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的复述表达
        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是提升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语言内容的复述,或者是对语言故事的创编,以及对语言理解的分享,都可以实现思维发展和语言交流的目的。基于此,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对幼儿的语言交际引导活动。


         比如,在绘本故事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复述,尊重幼儿表述不完整或者缺乏逻辑的客观情况,不随意打断他们的叙述过程。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口语表达情况,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进行引导,促进幼儿的思维理解,并不断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又比如,在童话故事等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在具体的情境氛围中去感受语言和理解语言,不断提升语言交流的积极性。
        四、发挥游戏的促进作用,进行多样的语言锻炼
   幼儿对游戏具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游戏教学的理念也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因此,将游戏教学理念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有效融合在一起,也是幼儿教师创新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
   比如,面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儿歌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语言游戏。教师指导幼儿边念歌词边做动作,等到差不多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相对应的小组,一个小组负责念儿歌,另一组根据听到的内容做出对应的动作,结束之后进行交换。这样,幼儿的听说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进一步提升语言能力。又比如,教师想要幼儿进行某一话题的表达活动时,可以采用“丢手绢”的游戏形式,然后让幼儿思考、表达、描述。又比如,想让幼儿进行故事的叙述活动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成语接龙的形式,给不同的幼儿分发代表不同情节的小卡片,然后让他们合作把故事内容表达出来,比一比谁的语言最丰富。这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合作能力的锻炼,同时也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过程,实现一举多得的教育目标。
        五、寻找生活的有利时机,组织灵活的语言活动
    口语表达现象最主要的还是发生在一日生活中,在具体的情境氛围、在综合的环境背景下。这时候的语言表达充满灵活性和创新性,同时又围绕着中心主题而展开。这要比单纯的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带来更好的语言锻炼效果。基于此,教师要积极寻找一日生活中的有利时机,和幼儿展开灵活的语言交际活动,不断提升综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入园的过程中,教师在和幼儿打招呼的活动中,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情绪状态,并综合分析幼儿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语言交际引导活动,今天的穿着打扮,路上的所见所闻,喜欢的游戏活动等等,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从实现幼儿语言能力有效表达和完整表达的能力。又比如,在午餐的等待时间,教师就可以和幼儿展开“饮食”主题的交流活动,说一说某种水果或者蔬菜的形状,喜欢某些食物的原因,应该具有的餐桌礼仪等话题。如此一来,幼儿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语言和生活的关系,同时也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学习当中。
        六、借助家长的配合作用,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家长在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方面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适宜的口语表达环境,丰富的日常生活知识都对幼儿口语表达的兴趣、口语表达的内容、口语表达的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家园沟通工作,使家长积极投入到幼儿的语言培养活动中来。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分享活动,丰富家长在这方面的理论认知,并为行为实践提供指导建议。比如,要根据日常生活善于创造说话交流的机会,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语音语素,用规范化的语言来引导幼儿。还有,家长要耐心、认真地听幼儿讲话,善于从只言片语中去理解幼儿,并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应对。这样,幼儿好奇、好问、好思考、好想象、好表达的习惯才能逐步稳定,从而实现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幼儿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要重视培养方法和策略的创新研究,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途径[J]. 石静.??学周刊.?2016(04)
[2]浅谈教育实践中幼儿故事教学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结合[J]. 黄惠碧.??科技资讯.?2015(15)
[3]幼儿口语教育中的艺术[J]. 胡丽娜.??幼儿100(教师版).?201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