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娜
湖南省祁阳县第二中学
摘要:新课标提出以来,我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对于高中音乐课来说,鉴赏课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因为新课标中提出了明确的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要求,而音乐鉴赏课在这一方面刚好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逐渐成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鉴赏课的教学更为重要。本文针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实践策略进行讨论,希望对广大高中音乐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在新课标提出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刻板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向着更加成熟的、多元的、趣味性的方向发展,同时,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让学生的参与程度更高,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高质量的音乐鉴赏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的音乐才华得到施展,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活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好处。
1.音乐鉴赏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时也是如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针对性的鉴赏教学。比如,对于那些对音乐兴趣不足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先为他们播放他们熟知的音乐,从他们最了解的歌手或者音乐家入手,带领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然后循序渐进,通过让他们感受难度更高、技巧更复杂、情感更丰沛的音乐的同时,逐渐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2.音乐鉴赏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要想让音乐鉴赏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应当认识到,固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不可行的。教师应当对鉴赏教学的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并在实践中总结问题,进行优化。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分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欣赏完某一首曲子之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完成鉴赏任务。有的学生可能更加注重音乐旋律的技巧上,有的学生可能更注重音乐的节奏上,还有的学生可能更看重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互相交流看法,会让鉴赏变得更加立体,获得更好的结果。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观看不同风格、内容的图片,让他们选择和音乐更加匹配的一张,然后给出自己的理由。这样,学生的欣赏能力会逐渐提高,还能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具象的事物联系起来,让音乐服务于自己对生活的感知,达到提升鉴赏水平的目的。
3.让学生接触更多类型的音乐
高中生的心智发育逐渐成熟,审美也逐渐定型,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类型的音乐,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比如,现如今高中生普遍更喜欢听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的表达更加直接,而且旋律和歌词朗朗上口,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但是长期听流行音乐对于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提升并不会带来切实的帮助,教师应当注意,尽量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让他们对音乐的认知更加全面,并在此基础之上培养鉴赏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他们听我国民歌,感受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智慧;也可以让学生听英伦民谣,感受那种恬淡、自在,却又略带忧愁的生活状态;还可以让学生听经典的摇滚乐,让他们感受旋律和歌词融合在一起所爆发出来的旺盛生命力和反抗精神。
4.在鉴赏的过程中适当传授乐理知识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想传授乐理知识,通常都会“热脸贴冷屁股”,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对于音乐学习本就普遍没有足够的兴趣,如果教师再不能通过正确的方式来教授乐理知识,他们势必会对音乐学习丧失兴趣,严重的甚至会让他们产生对音乐学科的抵触心理。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鉴赏课的教学来适当地引入乐理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欣赏完世界名曲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造成这种情绪的是怎样的音符的搭配,因为某些搭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能引起相似的情感。抓住时机传授乐理知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束语
新课标推行以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受到了更高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鉴赏环境,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然后教师再通过种类丰富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更有好处,还能起到一定的缓解压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影,尹爱青. 从感知到探究——高中音乐鉴赏课与音乐审美能力提升研究[J]. 文艺争鸣,2017(05):202-204.
[2]浦利华. 从课程论视角谈音乐教育的美育维度(下)——以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为例[J]. 中国音乐教育,2019(03):28-31.
[3]陈琦.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J]. 大众文艺,2015(1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