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荣
湖南省 宁乡市第五高级中学 41062
摘要:高中阶段体育教学有效性简单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利用自身有效的教学手段,完成自身既定的教学目标。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新课改理念下对学生素质教育提升的必要性需求。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讨论,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各项综合素养,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素质课程,学习体育是为了能给其他学科奠定学习基础,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效地找到学习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切实提升自身各项能力素养。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落实,为更好地将高中“阳光体育”落实到实处,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更好地展现体育课堂的优越性,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将自身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相融合,以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为基础,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并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逐渐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使其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运动的魅力。
一、高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目的往往是以指导学生完成基本的体育锻炼为主的体育教学活动,虽然多数教师具有较高的体育素养与专业技术能力,但是同样深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学手段单一陈旧,无法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以知识理论讲解的形式为学生授课,并在理论讲解结束后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运动,而且此类体育运动项目过程十分容易,且教师对于学生错误的动作也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进而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纯粹地进行玩耍,这就是体育教学效率严重降低,阻碍了学生正常的身体锻炼过程。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则应当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其有效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及教师的益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有效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状态。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学业压力巨大,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学生每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进而导致学生的身心十分疲惫,内心压力倍增,这便是传统应试教育为学生带来的影响,而通过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减轻自身的身心负担,释放自身学习压力,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愉悦之情,在体育课堂的锻炼过程中,学生流淌汗水的喜悦之情要比学生在进行文化课学习过程中,解决一道难题的满足感来得快得多。因此,通过有效的体育运动,能够使学生身心均衡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各项特点合理编排教学方案,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体育课堂开展阶段,学生对体育项目的了解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传授,这就需要教师应当不断对自身专业水平进行提高,不断学习先进的体育理念,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当教师在为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内容的传授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于体育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掌握,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转变体育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学
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若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便是需要教师提高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观念意识,深刻意识到高中体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同时体育教师还要不断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找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有效地转变,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原则,确保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高中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多男同学对篮球运动由衷地热爱,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办一场趣味篮球运动会,通过这种运动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使学生逐渐热爱体育,进而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运动会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为学生普及相关的篮球知识,增长学生的体育运动技巧能力,并在比赛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说明,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规律,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利用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班级内每名学生道德性格、爱好具有全面充分的了解与掌握,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并以此为基础,编排有效的教学内容,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运动爱好、运动特长。将学生分为各个运动小组,比如有篮球运动小组、羽毛球运动小组、乒乓球运动小组等等,使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喜好自愿报名参加,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创新体育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率
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不利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积极的体育学习环境。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过程更为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进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双杠教学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女同学天性胆小,对于这类具有一定技巧性及危险性的体育项目心生胆怯,在课堂学习阶段对于该内容的学习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且如果教师采取强制的手段不但不能使女同学放心地接受该体育内容,还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严重的消极态度。因此,教师在遇到此类情况中,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传授学生正确的运动技巧,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掌握技巧,便不会发生任何危险,不断为学生灌输知识内容,使学生逐渐克服对双杠运动的抵触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及时摆正观念,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波.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下),2018,(10):172.?
[2]林雪山.浅析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33):133.?
[3]李雁鑫.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下旬,2018,(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