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蹇晶蕾
[导读]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就成了教学重点。
        蹇晶蕾
        湖南省桂阳县茶红学校 423000
        摘要: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不仅吃穿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文化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其中音乐作为一门利用音乐音符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人们的压力的艺术,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荒废的。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就成了教学重点。
        关键词:创新;初中;音乐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音乐欣赏是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在音乐教学工作中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就能了解到丰富多样的音乐表达方式,更好地去感知音乐、认识音乐、了解音乐,拓展音乐视野,丰富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高尚素雅的音乐情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音乐课教学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环境,提高学生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学生对于音乐其实是有兴趣的。不仅仅是因为学习音乐可以使他们变得放松、愉快,而且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音乐与其他理论课程相比较在教学上具有天然优势,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是由于有些教师方法不当,在进行教学时,往往在文字叙述方面占用较大的时间,使音乐这门课程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组织音乐活动,营造出良好温馨的教学环境。使他们能够自主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列出自己最喜欢的几首歌曲,并让学生说一下自己的理由,这样可以很快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很亲近老师。这时候可能会遇到每个学生的喜好不一样,对于音乐的看法理解也不相同,此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对营造良好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提供了前提。
         二、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勇敢的张口
        1.构建民主课堂气氛
        只有构建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然音乐课更有效率。所以笔者的课堂多数以学生为主体,而笔者只是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创新思维,不止局限在一小部分,为创新型音乐课堂奠定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一定要从实践中得到验证,这样才更可行。把握好的教学模式,教学系统,并在教学中积累经验与创新,是使得音乐课程具有新时代性的不二法则。
        2.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老师教学的目标一般都是提前订好的,很多老师往往只知道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接受情况,缺乏沟通与交流,不了解学生。最后导致学生学习欲望不强、课堂效率低、学生和老师过于疏远。所以改变要从老师本身做起,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多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喜好,提供一个放松友好的师生关系与课堂环境。
        3.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音乐就好像学习英语一样,张不开嘴。可是如果让音乐成了哑剧,这样怎么可能学习的好。所以就要让学生张开嘴,上台进行表演。在前面如果做到了活跃课堂气氛和与学生交朋友,那么这一点会相对简单。班级中不乏一些腼腆害羞的人,到了课堂话都不会说话了。因此,我们要逐步引导,开始一起合唱,后来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小。并且经常鼓励他们,表演结束也要给她鼓掌。如此,他们就能获得自信,整个人也会变得开朗活泼。
         三、挖掘音乐背景,加深学生音乐理解
        我们都知道,现如今能够被我们传唱的,并且能够写进教材中的歌曲,都是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的艺术作品。但是由于许多的作品离现在的生活较远,并且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导致学生就很难理解歌曲的内容,进而让学生难以真正的对歌曲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就要求作为初中阶段音乐教师的我们,在教学前就挖掘出音乐的背景内容,并在导入环节就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作品背后的思想情感,进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教学《白毛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我国的旧社会吗?”“压迫!”“黑暗!”笔者继续说道:“同学们说的没错,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音乐作品就是创作于旧社会,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的反映共产党理念的作品。一些艺术家将“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改编成了歌剧《白毛女》。”这样一来,笔者通过向学生讲解《白毛女》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创作动机的了解,此举在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感悟作品的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引入流行音乐,实现取精华弃糟粕
        流行音乐范围非常广阔,其中的文化可选择性较高,如果教师在进行流行音乐选择时,不顾及课堂教学目标,势必会对课堂产生消极的影响。为此,音乐教师要对流行音乐进行详细的甄别,选择那些内容健康、对学生思想发展有益的作品,产生极大的音乐感染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精神品质。在流行音乐中,有体现缠绵悱恻的爱情的主题,也有体现浓浓的亲情的主题。在选择流行音乐中,笔者通过选择那些对学生有正面积极感染力的音乐。比如,《父亲》《朋友》等鼓励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时间都去哪了》让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珍惜身边值得珍惜的人等。在这些健康积极的音乐引领下,对学生的心扉产生激荡,对学生的心灵情感产生触动,引领学生健康积极发展。
         五、进行音乐拓展,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由于音乐课本的知识量是有限的,且课本更新的周期相对较长,仅仅凭借音乐教材上面的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课本的知识有相对滞后性。教师想要整整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一方面,需要带领学生了解学习课本上基本的音乐知识,熟悉课本上的经典曲目,为学生普及基本的音乐常识;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最新的音乐学术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同时把与学生音乐学习相关的时事为学生做一个普及。
        例如,《东方之珠》,《化蝶》,《雪绒花》和《欢乐歌》等歌曲相对陈旧,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经历那个年代,很难产生太大的兴趣,倒是可以当做音乐常识作为普及。学生更喜欢比较流行的歌曲,有如毛不易的《消愁》,陈楚生的《招摇》等。教师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参与讨论学生所关注的音乐话题,在学习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学生进行音乐曲目鉴赏,一方面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六、创新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评价是常态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反馈,还能有效改进学生的音乐学习与教师的音乐教学。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应当重视并积极创新课堂评价的机制,转变过去单一的成绩考核和评价模式,善于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展开形成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进而使学生明确音乐学习的意义所在,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最终目的。
        例如,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笔者创新了课堂评价机制。如,在演唱环节,笔者会为学生提供单独演唱的空间,在学生演唱结束后,笔者都会根据学生的演唱特点,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在课程结束后,笔者再根据学生整体表现,为学生进行打分。这样一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笔者通过创新课堂评价机制,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发展。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实现初中音乐高效教学,教师要利用好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每位学生在音乐课上以及课下的表现,最终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喆.调动积极心理因素是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的关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
        [2]蒋锦莲.略论中学音乐课程中民族音乐欣赏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12).
        [3]林丽清.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探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