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刘蓉
[导读] 阅读素养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包括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品格的塑造。
        刘蓉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五里铺镇草场小学  
        摘要:阅读素养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包括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品格的塑造。本文主要以六年级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小学生目前的英语阅读水平,并提出有效的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素养;问题;策略
        义务教育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但现实的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表现出一种普遍的迷茫和忽略,教师向面对中学生那样重点教授词句篇章的理解,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浓厚兴趣的培养,导致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长时间处于瓶颈阶段,无法打破。
        一、高年级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学生阅读学习缺乏科学的方法。学生阅读能力和品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会受到学生自身学习习惯、自身背景及词汇量的储备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词汇量少、积累不够,影响他们对个别语句及段落大意的理解,进而影响到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在自主阅读的方法上,仅有少数学生懂得结合材料上下文来猜测陌生词汇,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自己是逐字逐句的阅读,而不会寻找关键句,遇到陌生词汇就习惯性地查字典,没有熟练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其次,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理解不到位,缺乏科学的策略指导。只有在有了确定的目标后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正确的方向。阅读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的目标上认识不够清晰,教学设计中提出的目标都比较笼统,课前对阅读文本的分析更多的是停留在语言本身的信息上,而缺少对文化背景、情感、配图的分析,从而导致教学目标的表述缺乏合理性和具体化。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都是“读前-读中-读后”三阶段式教学模式,但是仔细分析每个阶段的过程不难发现,在导入环节,虽然形式足够丰富,但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经常是短暂的引起学习兴趣,而缺少启发性和探究欲望的激发,不注重对学生阅读预测能力的培养;在读中活动时,阅读技能的培养和活动的设计不匹配,限时阅读不够严谨,学生没有紧迫感。在读后环节,很多教师过于重视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内容,忽视了读后写作活动,基本都是将写作布置成课外作业,且作业的形式单一,操练痕迹明显。
        最后,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家长自身对待英语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从小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通过对部分家长的调查了解到,不少小学生的家长由于在工作上花费较大的经历,以为将孩子教给学校,老师就应该对孩子的学习负全部的责任,而自己很少花时间陪孩子阅读课外的英语材料,斗志孩子仅仅将英语学习当成是一项任务而非兴趣。可见,家庭阅读环境的缺少是影响孩子英语阅读素养形成的关键要素。
        二、高年级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设计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
        结合调查的情况可知,针对英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存在模糊性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该重新设计教学目标,使之更加符合高年级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需求,要重点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分析。
        首先,设置具体化的阅读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非常熟悉,包括语言、信息、配围、活动设计、文化背景、功能等。这也是为教师课前准备活动的设计做好准备。以六下Unit 2 Last weekend Read and write部分为例,阅读部分的内容通篇都是过去式,相应的课前活动可以是关于过去式的头脑风暴,在目标的设置上,应该要考虑到学生对过去时态的实际应用。在分析文本时,要根据其文体提取有效的信息,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如六上Unit 4 I have a pen pal的阅读部分是Notice board,需要提取的关键信息是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再如,六上Unit 6 How do you feel?的Read部分是一个故事,需要学生提取的重要信息就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此外,教师也不要忽视教材中配图,如六上Unit 6 How do you feel?的阅读文本旁边的“Robin and Ant”机器人图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配图让学生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培养其预测能力。

只有学会分析文本的配图,教学目标中的“能够借助图片读懂”才不是一句空话。
        其次,要设计对课堂活动的形式和目的进行分析。同样以六上Unit 6 How do you feel?的Read and write阅读文本为例,活动的形式和目的设计步骤如下:
        1.What does the story tell us?——理解文章主旨
        2.Number the picture.——理解文章的大意
        3.Fill in the blanks.——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
        4.Retell the story.——文章内容再现
        因此,在综合分析后,本篇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1.能听懂、读懂Read and write的内容;2.能够提炼出故事的主旨大意;3.能够在故事中捕捉不同类型的信息,给图片排序;4.能够根据阅读所获取的信息完成故事提纲,并能口头复述故事;5.能够养成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实施意群阅读,提升阅读文本分析能力
        新课标中二级关于读的技能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养成按照意群阅读的习惯。意群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分出的成分,每一个成分被称为一个意群。意群通常和停顿、连续、重读、语音语调等语言现象放在一起。人教版PEP教材六年级上册中在Read and write部分后面有一个Tips for pronunciation部分,一般是对阅读文本中出现的句子进行语音教材,如六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的Tips for pronunciation,要求学生listen,look and say:come and have a look,pictures of词的连读。教师可以充分用好这部分的内容,先给学生划分意群,再同他们一起完成,以此来培养学生根据意群阅读的习惯。
        (三)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批判性阅读思维的发展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中被大力倡导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观点,拓宽思维,使其多角度思考问题,提炼信息和证据,判断作者观点,并大胆提问、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比如,六上Unit 3 My weekend plan这一单元的Let’s talk部分时,课后给学生设计了interview your classmate and then give a report活动,笔者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课前发放的阅读表格,并思考如下的三个问题:1.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2.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3.When are you going?组内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轮流采访和回答,合作完成表格任务,对形成皮批判性思维技能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要具备的一种素养,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虽然侧重于口语和兴趣的培养,但发展阅读素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一项热门课题。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高年级课堂上的阅读活动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设计,使其真正成为参与的主人,这样对于培养阅读素养才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范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智力,2020(26):7-8.
        [2]王桂英.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海外英语,2020(16):224-225.
        [3]王迎春.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绘本阅读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