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付蒙
[导读] 初中生进行英语阅读,是成长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不能放弃。
        付蒙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均学校
        摘要:初中生进行英语阅读,是成长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不能放弃。但是,部分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容易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学习情况的影响,出现丧失英语阅读信心的问题,难以主动参与到英语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引起了教师的注意,在教师的积极努力下,发现以生活、情境、合作、实践为基石,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英语阅读,通过英语阅读来打开自己的学习天地,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立足学生的现实情况展开,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英语学习技巧,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让学生正视英语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知识点,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阅读感悟和体验。
        一、以生活为阅读的基石——培养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阅读习惯
        生活,就环绕在学生的四周,让学生对一切事物有了自己的感知,丰富了学生的人生。学生在生活的指引下,能够找到阅读的乐趣,发现阅读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改变自己的阅读态度,了解阅读的特点。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以生活为阅读的基石,培养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将生活材料投掷在英语课堂上,方便学生挑选适宜自己的辅助材料;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来鼓励学生表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以此来唤起学生的生活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联系现实的阅读习惯。但是,部分教师在生活教学中,没有做到从学生出发,使得生活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引领学生迈入生活。由此,教师应提高警惕,科学衔接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英语。
        在学习“An accidental invention”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茶文化,知道茶的传播历史,熟悉《茶经》,在教学之前为学生设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我国茶文化资料,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茶叶。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了茶的历史后,对茶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茶经》是陆羽所著,分析了茶发展和传播的历史,熟悉了茶文化。在此基础上,学生阅读课文,很快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是别具风味的饮品。学生了解了与茶有关的英语知识点,树立了生活意识,学会了在生活中搜集英语。
        二、以问题为阅读的基石——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阅读习惯
        问题,就像是陈列在学生前进道路的石子一样,阻碍了学生前进的步伐,迫使学生开始了问题的探索。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英语思维,养成动脑分析的好习惯。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以问题为阅读的基石,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炼出来,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形成系统阅读的意识,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部分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程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影响了学生的思考。由此,教师在问题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况,做到优化处理。
        在学习“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机器人,知道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培养学生智能化意识,促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应用:你知道机器人的特点?你了解机器人应用的范围吗?文中的科学家在尝试具有怎样特点的机器人?机器人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前景?你对机器人持怎样的观点?能说一说你理想中的机器人?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了剖析,知道了机器人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机器人的想法。

接着,学生又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设计了自己心中的机器人,并尝试用英语将其描述出来,熟悉了英语表达,形成了动脑思考的阅读习惯。
        三、以合作为阅读的基石——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的阅读习惯
        合作,能够将学生凝聚在一起,让学生知道怎样在合作中展示自己,怎样找到自己在合作小组中的位置,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想法,获得表达的机会。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以合作为阅读的基石,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的阅读习惯。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学生设置小组任务,有助于学生围绕同一目标展开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默契性。但是,部分教师在学生合作的时候,没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监督,使得学生浪费了合作时间,影响了合作效果。由此,教师在学生合作的时候,不能撒手不管,而是要见缝插针,对学生进行培育。
        在学习“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时,笔者为了使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意识,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为学生设置了合作任务,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人物,展开救治伤员的活动,以此来深化学生的阅读印象,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分组后,与小伙伴进行了沟通,确定了每个人在组内的职责。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立足自己扮演的角色,展开了阅读,发挥自己的想象,讨论了表演的细节。在实际表演中,学生演出了司机临危不惧救人的一面,乘客热心帮助的场景,增添了合作的欢乐。
        四、以实践为阅读的基石——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阅读习惯
        实践,给学生提供了机会,能够帮助学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实力,增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英语知识应用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灵活使用英语知识。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以实践为阅读的基石,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阅读习惯。教师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可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融入到英语课堂中,挖掘学生的潜力。但是,部分教师在学生实践的时候,认为学生的实践没有价值,不如跟随自己的想法进行,阻碍了学生自主性的觉醒。由此,教师应端正自己的态度,突出学生的表现。
        在学习“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感恩节,知道感恩节的意义,熟悉相关的英语知识点,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写作的实践任务,鼓励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式,写一写中国传统节日,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写出了自己喜爱的传统节日,描写了节日的庆祝活动,阐明了传统节日的庆祝意义,掌握了传统节日的内涵,获得了创作的自信心。
        总之,本文通过以生活为阅读的基石、以问题为阅读的基石、以合作为阅读的基石、以实践为阅读的基石,培养了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阅读习惯,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阅读习惯,培养了学生主动与人沟通的阅读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阅读习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到了英语课堂上,了解了英语学习的意义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对英语有了系统的认识,不再一味地用躲避的眼光来看待英语,而是能够主动走进英语课堂上,吸收和应用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教师在培育学生的时候,了解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短板,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优化教学,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养成了联系生活、动脑思考、与人沟通、自主参与等习惯,夯实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给学生创设一片绿色的学习天空。
        参考文献:
        [1]杨克亮.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与教学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7(24):85.
        [2]陈新蕾. 初中英语课堂学生主动参与的现状及其教学管理对策[D].鲁东大学,2017.
        [3]薛彬. 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课堂提问的调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