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三英语有效教学方式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柴祯炜
[导读] 随着对核心素养的深入研究,如何将其融入学科教学中,以具体的教学实践发展学生素养,提高其能力就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
        柴祯炜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830002
        摘要:随着对核心素养的深入研究,如何将其融入学科教学中,以具体的教学实践发展学生素养,提高其能力就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有效教学的实现。初三阶段是初中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既要记忆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还要培养与学习能力相关的良好习惯。如何提高初三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本文就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三英语有效教学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三英语;有效教学
        核心素养是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发展其兴趣,促使学生形成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要的一种品质和能力。英语教学,需要学生记忆丰富的英语单词、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以及背诵其他的文化常识。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加,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逐渐增多,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学习压力,学习效果也不能提升。所以,构建有效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布置任务,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由于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不会抓住知识要点进行学习,这样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根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结合微课教学,设计预习内容。把课堂要讲解的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告知学生,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的知识,还让学生对清晰了解预习的内容,还能提高了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这部分英语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的英语知识点,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和本节课有关的英语预习作业,以便让学生在课前能够积极预习,进行自我学习。在课前预习前,教师将become等英语单词教学知识点制成教学课件,通过互联网平台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提出预习任务。在视频中,教师要布置学生要预习的内容,告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做什么,而这些学习任务就是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直接反馈。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做好记录,带到课堂中在思考。之后,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分享给其他学生,一起观看、讨论、梳理、理解并掌握become等英语教学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展了兴趣,学生自我学习意识有效提升,还培养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信息技术,培养学习兴趣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师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教学工具。在英语阅读中,学生要面对的是长篇文本,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思。由于初中生心理非常活跃,难以静下心来阅读英语文本,无法体会到其中精彩的情内容,这就会出现学生在阅读一半的时候,就会放弃阅读。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无法培养学生坚持的良好习惯。而多媒体的使用更加直观,用直观画面还原英语故事的情节,强化学生的理解,也容易感悟其中作者想要表达情感。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英语画面,从而发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例如,在学习“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英语实景。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寻求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渗透有趣的英语故事,包括英语传统故事、英语发展史的知识等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当然,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从互联网中搜集国内外节日等相关内容,如,中秋节、圣诞节等,并利用给自己语言来说明其中的故事内容;或者教师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学习内容。如万圣节的由来等,使学生感受到英语世界的魅力,从而有效发展他们内心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更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有效掌握教学知识点。或者,教师也可以多鼓励学生,只有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后,才会在英语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


        三、问题引导,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行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提问,将高质量的问题渗透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并且,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发表观点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刻意打断,要耐心倾听,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毕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且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相比较直接为学生讲解课堂知识来说,不如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例如,以学习“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这部分英语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Could”一词需要学生掌握,也需要学生正确使用。所以,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解“Could”的意思,并且说明它一般表示用于礼貌询问句子当中。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吗?”接着,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在小组内容相互讨论。然后进行回答,学生说:“在询问其他人的时候,就可以用Could。因为 Could 是助动词,在宾语从句中使用。”接着,教师说“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那么接下来就讲解一下什么是宾语从句吧。”运用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学生对知识的专注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后续的教学中,能更好的进入其中,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四、合理分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会使用统一、单调的学习模式。并且,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设计的学习任务过于困难,也会让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乐趣。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给学生制定个性化课程教学,结合课上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情况,设计并制成短视频,视频内容主要以单词、阅读、交流等学习主题,教学设计相对简单,利于学生充分学习和巩固知识。
        例如,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以学习“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这节课为例。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就结合所有学生的综合成绩,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A层是指基础较差的学生;B层是指人数较多的中等生;C层是指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然后,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微课来设置了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熟练记忆英语基础知识,How do you study...的表示方法;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除了基础知识以外,语法by+doing也需要熟练掌握并实际运用;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英语。为学生设计不同学习难度的题目后,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难度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记忆知识,有助于学生的有效转化。
        综上所述,如何更好的实现英语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结合英语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通过布置任务、信息技术、问题引导以及合理分层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英语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辉.中学英语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一一浅谈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77-78.
        [2]苏春景.中小学教学法改革实验40年:变革历程、基本走势与发展方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1):32-38.
        [3]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08):56-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