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低段美术的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钟创新
[导读] 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是学生初步接触美术,树立美术兴趣的阶段。
        钟创新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三小学   641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是学生初步接触美术,树立美术兴趣的阶段。所以,小学的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探索出不同与以往呆板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把美术作为一种语言来激发学生情感,让小学生关注生活,从而提高美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低段;高效
        高效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将所学到的美术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以确保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期待能和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做好课前准备,实行针对教学
        美术课堂的准备工作要具体,并且要具有针对性,绝不仅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例如,在教学“钓鱼”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小小的鱼缸,里面放一条金鱼。教师应上网搜集大量的金鱼资料,并要求学生提前了解金鱼的相关知识。如:最初的鲫鱼是最早的鱼,其他的鱼都是从它进化而来的;长尾粉红色的鱼是粉红色的,长尾在游泳时漂浮着,像仙女一样。鹤顶是白的和红的,最突出的是红头,像仙子一样对世界,这意味着幸运的头在教室里来到了这个世界,老师可以用多媒体音乐向学生讲解这一点,营造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知识。这样的准备是充分和完整的。教师不仅要准备课堂上使用的资源,还要做大量的知识延伸。这样,长期以来,既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又能增加学生更多的知识和知识储备。
        二、营造良好氛围,打造趣味课堂
        我们的美术课需要以“趣味美术和基础美术”为宗旨,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拥有乐趣、解放天性。当你看到学生专注画画的时候,露出会心和骄傲的笑脸的时候,你会觉得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内心、精神、灵魂都无比自由的人!
        丰富的教学内容、科学的培养方式、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让我们的美术课堂生动和精彩,让我们的美术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儿童画、线描画、手工课、设计课、欣赏课以及室内课和室外课,我们始终要以丰富的知识吸引着学生,用不同的场景带给学生最直观的体验,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肯定和鼓励!当你看学生的思维在跳跃、思想在迸发的时候,你会觉得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新美的人!
        三、发现生活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生活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是美术的一个教材,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并提升审美意识。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山川、湖泊、蓝天、白云、晚霞.....都展现给了我们,这些景色,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在大自然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美。
        例如,在教学“娇艳的花”内容前,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我们身边的花花草草,并选择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花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形状与特点,并讲述喜欢的原因。在交流中,学生之间会得到启发,懂得各种花的魅力。接着,教师可以利用ppt让学生欣赏几幅花的作品,向学生讲述绘画方式与方法。
        四、加强美术欣赏,打造不同课堂
        在小学的课本中有许许多多的欣赏画作,像水墨、油画、水彩、铅笔、浮雕……一般对于画作的欣赏教师都会简单带过,或让学生自己看看就可以了。但美术课程的欣赏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的能力。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当场制作演示不同的画作效果,并在制作过程中用言语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受。


        例如,在欣赏优秀作品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找到能够激发学生欲望的视频,然后再呈现出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这样的直观的欣赏,能够让学生迅速的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对美术的不同展现形式产生好奇与探究的欲望。
        五、融合游戏情境,增强创新意识
        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融入美术教学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玩乐中激发对美术知识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学生的玩乐过程变成有意义的探索过程,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我们应科学、有效地运用美术进行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美术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好吃的水果”内容时,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思考想象回想出自己在水果店的经历,都见过哪些水果,这些水果都长什么样子。学生都积极参与着,课堂氛围也异常高涨,笔者顺势让学生观看了一些水果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绘画,用绘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在美术活动的指引下,学生都积极地思考着,根据提供的水果图片加上合理想象完成了表现画的制作。随后,通过设置游戏环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作力,使学生意识到美术的奥妙和乐趣所在,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深度挖掘教学,丰富教学色彩
        小学低段学生因为年纪较小,所以多具有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合理的借助学生的这个特点,制定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同时,我们还可以深度挖掘教学的内容,借助视美结合的方式,以此来丰富教学色彩。
        例如,在教学“卡通明星总动员”内容时,在课前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玩具总动员”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创设贴近教材内容的视频情境,使学生在欣赏中回忆人物是谁?人物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并由此出示本节课所要学的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一件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视频感受卡通形象的魅力,想象卡通角色的样子,再将想象转成画作,落于纸上。视美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课堂中来,为整个美术课增添丰富的色彩。
        七、实现寓学于乐,实践创造出美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知美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欣赏中能够奠定审美趣味的基础,并且随着实践审美趣味会逐渐形成。创造美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目标。
        同样例如,在教学“好吃的水果”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拿苹果让学生观察,外观看到了红色的皮,表面有一些小点点,上下均是凹进去的,上面还有一个把手。之后让学生闻一闻苹果的味道,并尝一尝。课堂会随着教师的活动逐渐变得热闹起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做出联想,看到苹果能连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到操场的篮球,有的学生说想到其它水果,有的学生说想到了夏天的果实.......这是,教师用笔画出联想的场景,学生纷纷开始模仿,完成自己的创作。美术教学中,愉悦性、视觉性、人文性、实践性等都是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愉悦性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也是很重要的。能够通过自身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愉悦,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追求。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学习美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美术学科是素质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应当注重其重要作用,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来,从而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入秀.创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174.
        [2]魏入秀.创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174.
        [3]李小桐.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技风,2018(34):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