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煦
福建省永安市第九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使教学的内容设计和结构安排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丰富课堂容量,进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高中体育课程中有效地锻炼学生体格和培育学生坚韧的精神品质的重要培养途径。因此需要教师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通过更加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培育学生形成健康的身体条件和优良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教育不仅是学生在巨大的课业压力中有效缓解的重要方式之一,且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以往教学中,不论是师生或家长倾向于认为体育教学是副科,忽视了体育教学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巨大作用。而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促使教学从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不仅促进教师积极的创新教学形式,且需要教师关注学生主体,将有限的体育课堂有效的运用起来,在教学中教授学生掌握多样的体育技能,培育学生健康的体魄和优良的体育精神,促使教学课堂更加丰富有效。本文简要分析研究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一、强化师生互动,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提升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心改善观念,与学生加强交流互动,进一步了解学生主体的需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过于严苛会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下降,而过于松懈的教学会使学生沉迷于自主活动。因此在现代化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与民主的体育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习和进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利用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搭建学生交流与沟通的空间,同时教师从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与纠正,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且通过实践与交流,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教师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学生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加速跑的动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小组合作观察,通过帮助与讲评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补充和总结给予学生反馈,不仅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放松心神,排除思想上的杂念,积极的进行学习和锻炼。如老师引导学生两两一组,相互帮助按摩肌肉进行放松等,并互相观察学生之间的起跑动作是否正确。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与探究,促使学生在更加轻松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使课堂更加具备有效性。
二、结合游戏教学,发挥趣味教学优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促使教师积极的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升了高中体育课堂中的活力,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放松心灵。在以往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单一的口述式教学讲述体育动作要领和引导学生学习,难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沉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放松。而游戏化教学的应用使得体育教学方式趋向多元化,可以辅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中之余进行心灵的放飞,将体育趣味性教学的优势最大化。鉴于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研习教学内容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创建生动的游戏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在趣味活动中释放心灵的紧张和压力,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适当的放松身心,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推动趣味体育课堂的建设。
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融入有效的改善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且随着学生运动量的减少,在高中阶段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设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打野鸭子”的游戏活动,组织前排学生围成圈子用排球击打,圈内学生自由奔跑、躲避,被击中者退出,使学生在奔跑、跳跃和躲闪中进行锻炼和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创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体育课堂。教师在体育教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体育活中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促使学生在身体锻炼中检放内心,释放内心的紧张和压力。锻炼学生的身心。
三、运用媒体技术,展示学习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促使教师可以借助媒体视频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展示较难的动作要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师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与理念中,而培育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学生需要体育教师不断的优化自身的教学思想,强化自身的修养,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群体,实现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且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更加迫切的要求教师切实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和结合时代的进步创新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简洁明晰的媒体视频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快速的展示体育活动中难度较高的要领与技巧,加深学生的初步印象,为学生深入学习发力技巧提供借鉴。信息技术的应用辅助教师将体育课堂的琐碎化时间高效的利用起来,进而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体育教学。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能够运用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熟悉球性,并通过视频的慢放和三维立体展示等为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深化学生对动作要点和难点的理解。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双手拨弹球、绕颈部交接球等动作中,可以通过视频展示促使学生初步理解动作要领,为学生在接下来的模仿练习中提供明确清晰的动作展示。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媒体的播放引导学生自主纠正练习中的失误,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创新应用媒体视频不仅可以为学生清晰地展示动作难点,且便于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进度进行自主观察和纠正,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的建设。
四、关注学生主体,培育健康体育精神
素质教育的落实更加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扮演着演讲者的身份角色,学生在灌输式的课堂中难以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去深入探究和汲取知识,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因此在现代化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既培育学生自主学习新知基础知识的能力,又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渗透情感教育培育学生健康的体育精神。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深入把握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在跳绳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的模式引导学生互评互比,结合奖惩制度的设置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与集体意识。如教师结合学生的小组制定小比赛,前几名获得奖礼物奖励,而后几名需要进行表演比赛的小惩罚,促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积极的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中需善于应变,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有效地段进行体育锻炼和获得健康的体育精神。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应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劣势,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借助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游戏化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创建趣味课堂,借助信息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升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娜.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分析及应用探讨[J].记者观察,2018(21):72.
[2]安维强.关于如何实施高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的问题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9):106+108.
[3]李亭.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天下,2016(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