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晓晓
[导读] 本文结合目前初中生的英语思维水平及发展现状,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展开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张晓晓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墨城中心学校,浙江 温州325401 )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初中生的英语思维水平及发展现状,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展开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品质;策略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随着高2017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被正式提出,其中思维品质是四大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贯穿整个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关键途径。接下来,本文首先介绍初中生的英语思维发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培养学生独立的语言逻辑思维方式,提升思维品质。
        一、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发展现状
        首先,阅读教学过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笔者在一段时间的听课过程中发现,个别教师将阅读教学等同于教授残单词及语法点。如有教师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讲解重点词句以及机械巩固练习,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注意到通过优化阅读教学方式和过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就是“只见树木”,而学生课后复习时也仅仅知道文本中讲过哪些知识点,并不深入了解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如涉及到的中西语言文化背景以及体现出来的情感,这就是“不见森林”。
        其次,课堂问题的设计层次较低,且重复较多。笔者对本校部分英语教师做了初步的访谈调查,了解到这些教师在分析教材中的文本时,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固定性的问题,如课文讨论的是什么,主人公是谁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直接从文本中获取的,对思维的训练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学生从事的都是比较低阶的思维活动,没有很大的挑战性。特别是对于阅读教学来说,问题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但不少教师仅仅设计一些常规化的、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之外,还要着眼于综合性的高阶问题。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对课文的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多角度思考的发散性思维。
        最后,教师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流于形式。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都存在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的问题,很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需要的材料,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信息的能力作用不大。对于思维的判断能力、批判能力更是鲜有涉及。学生更多的是处于机械填空、记忆的状态,思维没有很大的示发散空间。
        二、初中英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巧妙设计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提高思维深度
        课堂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机会,通过巧妙地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来一步步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轨迹,找出他们思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让学生多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高效地解决疑难问题,在多次的训练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外研版八下Module 5 Cartoons Unit 1“It’s time to watch a cartoon.”一节听说课为例,笔者选择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来为学生设计难度逐级递进的问题链,并贯穿到听前、听中、听后这三个环节中,在听力教学中训练学生听力技能和语言思维。本单元的话题就是“卡通”,学生对此话题也都非常感兴趣,笔者在三个教学环节中对问题进行了精心设计,遵从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设计原则,以同时达到获取文本表层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水平的提升。
        听前的活动:首先为学生呈现本节课的终极任务:《21世纪英文报》发起的“我的卡通”创意比赛。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听去学,这也是整节课问题链耳朵起点,更是后面所有问题设计聚焦的核心。

接着就激活学生关于卡通片的背景信息。提出问题1:What cartoon is in the picture?引导学生猜测卡通图片:Superman、Batman、Spiderman、Tom and Jerry。通过猜图游戏充分调动起学生听前的情感,使其对本话题产生更大的兴趣,为后面的文本学习奠定基础。
        听中活动:本环节是听力教学的核心,主要组织听力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同构听对话,然后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先听Betty和Tony关于卡通人物的对话,并思考如下问题:1.What is Betty’s favorite cartoon character? 2.Why does she like it? 3.Why do they both like Tom and Jerry?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够促使学生提炼出其中的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汇,如exciting、brave、handsome、funny、smart、cute等,以便为后面语言输出做思维准备。然后再为学生播放Daming和Tony关于最喜欢的卡通片的对话,设计的问题链如下:1.How many cartoons are there in the dialogue? 2.What are they ?3.Do the speakers agree with each other at first? 4.What does Daming want to watch? How about Tony? 5.Which cartoon do they watch at last? 上述五个问题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捕捉卡通片的人物介绍、主人公之间产生分歧及最终达成一致的三个细节信息,为后面要求学生顺利地复述文本内容奠定思维基础。然后再让学生听Daming和Tony的对话,让学生提炼关于卡通片和相关卡通人物的细节方面的信息,相关的问题设计如下:1.What kind of cartoon is Superman/Spiderman/Tom and Jerry?2.What is Superman/Spiderman/Tom/Jerry like?3.What can he /it do?4.What does Daming/Tony think of these cartoons and cartoon characters?上述问题的设计推动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度互动。
        听后活动:笔者让学生介绍卡通片和卡通人物,并就对话中有价值的地方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卡通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变化,以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
        (二)借助思维导图呈现清晰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增强思维发散性。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绘制不同种类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弄清文本的谋篇布局和整体结构。
        以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Module 6 Unit 2 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m 为例,笔者围绕单元主题Pandas,并以其为中心词绘制了思维导图,二级分支分别有饮食习惯、栖息地、生存状况、政府措施等,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认识和了解熊猫的特性和生存现状,帮助他们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并且高效地理解和记忆了重点词汇。
        三、结语
        总之,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有着显著的帮助。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逐步改变以往急功近利的思想,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模式,稳步提升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宇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J].英语广场,2019(02):144-145.
        [2]么少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281-282.
        [3]王岩茹.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才智,2015(16):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