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媛媛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五里铺镇草场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英语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英语课程所占比重逐渐增加,而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时刻意识到良好的英语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教师的主流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有效性展开讨论,并为教师提供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英语;方法策略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前行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逐渐频繁,英语作为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对各国之间的沟通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英语是初次接触的语言类科目,其内在的抽象性及逻辑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导致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学习效率直线下降,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新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便是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一种高效学习模式,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讨论,增强英语学习兴趣,激发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不断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基于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这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根本上爱上英语学习。
一、小学英语小组合作的重要意义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必定十分艰难,若想切实使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技巧,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更多沟通与交流的机会,继而增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以往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利用原始的课堂知识讲解模式为学生进行授课,而小学生正身处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于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自然无法提升学习兴趣,因此导致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过程中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当中,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既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学习过程中,更能通过交流讨论,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提高自身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使学生集思广益,激发学生的大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由于现阶段很多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缺少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在成长过程中依靠父母的照顾,进而与他人的交际能力较差。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合作,不仅能够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逐渐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实际性意义。
二、小学英语小组合作有效开展途径
(一)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认知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积极研究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很长时间以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以课堂知识讲解的形式为学生开展英语授课,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能有效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并依据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为原则,不断研究、挖掘有效的教学手段,参考有关文献,不断与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逐渐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水平,同时能够将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利用更具针对性的方式为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当积极参加有关教学研究项目,由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十分普及,教师应当不断研究有关课题,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交换观点,共同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并及时给予对策。
(二)发挥导向作用,优化小组合作
在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当对班级内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大致的研究与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与性格爱好,便于教师为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安排,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而小组的划分只是构建学习小组的基础工作,教师还应当加强对细节的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转变自身学习角色,明确自身学习责任,为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小组学习的高效性,各小组内的成员人数往往以5至6人为最佳,有效地避免组内人数过多而造成的学生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组内发生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情况,也可以避免人数过少造成的讨论内容无法发挥有效的学习作用。在实际开展阶段,教师应当针对每名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进行小组划分,比如有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爱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总担心自己回答错误会遭到教师及学生的嘲笑等,将这类学生与班级内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安排至一组,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满信心地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同时,教师在组织小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意见相左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便需要教师积极融入到学生之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帮助学生摆脱学习的困境。
(三)指导合作教学,提高合作技巧
在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教师明明开展了小组学习模式,但学习效率却收效甚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技巧,进而导致组内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基于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向学生渗透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从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My?schoolbag”的单元学习过程中,当教师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便要及时融入到学生的讨论当中,时刻巡视学生是否在讨论过程中出现难以理解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围绕“He?should?go?to?the?lost?and?found”的句型研究过程中,教师便要在巡视的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在按照讨论主题进行问题的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及帮助,适当性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如有的学生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生矛盾产生争执时,教师还要及时地进行调解,疏导学生小组内部矛盾,提高学生小组学习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实际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挖掘其中有价值的讨论因素,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地参与其中,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提供指导帮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总之,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积极做好自身引导者角色,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桃花.小学英语小组合作教学之我见[J].数码设计(下),2018,(12):64.
[2]侯亚萍.小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8,(1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