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洋
吉林省蛟河市新农九年制学校 吉林省 蛟河市132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师对于学生英语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教师为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摒弃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游戏化的教学模式。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注重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的拉近了学生与英语课程的距离,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高效的掌握教学的知识,实现英语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模式;小学英语;实施策略
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符合现阶段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在趣味教学的环境中,快乐的掌握教学的知识,实现从被动教学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爱玩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天性,游戏也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首先,教师借助游戏进行教学除了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外,还能使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英语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游戏中保持良好的心情及轻松的学习状态,还能使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的乐趣,进而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快速反映的能力。其次,由于英语教学的内容较为枯燥单调,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对于凌乱繁杂的知识点往往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借助游戏化的模式进行小学英语的教学,能有效的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并在游戏的过程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充分展现了挖掘了学生的潜质,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游戏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
单词的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考虑到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理解一般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与机械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的热情降低,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的教学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高效掌握学习知识的关键所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英语单词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促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教学的内容,实现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例如:在进行PEP人教版小学英语《Happy birthday》一课的教学时,由于本节课是关于数字单词的学习,教师为帮助学生巩固英文字母并掌握新的单词,教师为学生制作了趣味卡片,教师借助投影仪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首先教师为学生出示字母的卡片,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教师提示的图片来演示字母的形状,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猜测,学生在猜测完毕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难度的升级,用身体语言演示单词的组合,让几个学生配合完成,其他学生进行猜测。如:在进行“one”单词的演示时,这个单词由三个学生进行展示,其中一个学生将自己的嘴巴嘟圆,表示“o”,“n”的演示时,学生将自己上半身的身体,弯下来头与脚齐平。对于“e”的表示,学生将胳膊置于胸前,一上一下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借助生动的表演能很快的猜测出新授的单词,并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热情高涨并快速的记忆单词,跃跃欲试的进行表演,所有的学生借助游戏在课堂中快速的掌握好单词,并有了直观形象化的印象,记忆单词的效果显著。采用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积极的参与,并高效的掌握,对于英语的学习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后续的学习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借助游戏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进行交流与互动,在进行语言活动的学习时,若知识到其意思不开口表达就失去了语言学习的价值。小学生刚刚进行英语的学习若一直是这样的状态,教师不了解学生英语发音的情况及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不敢说,教师不能及时的帮助纠正和指导,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失去表达的信心,严重影响了后续进行语言交流的效果。为此,教师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的策略,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使学生置身于有效的情境中,敢于表达,积极表达,实现口语表达能力的显著提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进行《Let's eat》一课的教学时,由于教学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教学完课堂的内容后,为帮助学生巩固教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借助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进行角色扮演,为动画片中的人物进行配音。教师选取学生喜欢的《熊出没》的动画片,因为剧中的“熊二”比较爱吃,接近本节课关于“饮食”的主题,学生乐于接受。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原版的动画片让学生欣赏,学生欣赏完后有了配音的兴趣,教师借助原动画的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对话的演绎,接着鼓励学生根据最新版本的动画片进行配音,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动画中的“熊大、熊大二、光头强”等角色,让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动画语言进行配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经过表演或观看其他学生的表演后,大多数的学生能将教师提供的音频背下来。教师鼓励学生不借助教师提供的英语文字,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配音表演或自由发挥,并通过自行组织语言与他人进行提问及对话。借助这种配音角色扮演的游戏形式来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的参与,战胜了恐惧口语表达的心理,提高了口语表达的效果,对未来进行口语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游戏提升突破英语学习的重难点
小学英语中重难点的教学是权衡教学有效性主要依据之一,对于小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英语重难点的教学教师常采用知识点的讲解和习题的演练进行加强与巩固,教学效果不明显,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可以借助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增加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在重难点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弱化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玩乐中实现英语重点难点知识高效的掌握,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理解程度的目的。例如:在进行《Meet my family》一课的教学时,教学的重点为单词:family、parents、uncle、aunt、baby、brother。难点为:parents、uncle、aunt、baby、brother等词的含义。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在黑板上画出family tree,请学生把father mother等贴在family tree相应的位置上,大声读一读,对于自己性别认知的单词如:she/he,借助图片进行感知。教师在教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师课前向学生家长征集家庭成员的照片,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家庭成员的介绍,首先由教师先进行自我介绍:I have a big family.This is my uncle.This is my aunt。”并把两个单词贴在family tree上,说:“My uncle is my father’s brother.My aunt is my mother’s sister.”同时引导学生借助“This is my….”来进行介绍。在进行扩展性活动时,教师带领学生边看视频边学唱《Come and see my family》。采用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能加深对于教学知识的印象,同时给予学生学习技巧的指导,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的任务。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英语的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增加教学的活力,为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做了有力的保障。小学英语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趣味游戏活动,实现了游戏和英语教学深度的交融,有效的增强了学生语言学习的参与度,实现了高效英语教学课堂的构建。学生借助用游戏化的学习学模式获得了趣味英语课堂学习的体验,让趣味英语成为自身语言素质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吉广萍.游戏化学习的教学模式解析[J].教育现代化,2019,6(A2):165-166.
[2]张怡.探讨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