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516001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职教育的主要教育特点就是其教育培训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同时培训。同时这也是一种面向基层、生产、服务以及管理等底线岗位的实用型教育。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其属于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同时具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而《房屋建筑学》则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实用型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工业建筑专业和民用建筑专业都会涉及的专业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证整个房屋建筑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高职教师还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对《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高职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互动教学展开了研究,希望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房屋建筑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促进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这一门学科主要的面对对象是土木建筑类或者是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他是针对这类学生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类课程。在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中,主要包含的课程内容为:建筑设计原理和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的设计与构造,这门课程其实是各个专业工程技术类的专业课的先导课程,比如:土木工程施工、工程计量与计价以及建筑设备等课程,如果能够学好房屋建筑学,那么学生在后期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地轻松。另外,这一课程不仅涉及的知识点又多又复杂,还有这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多以,本文主要结合高职院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展开了分析,研究了高职院校《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互动教学。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特点
(一)学习意识较为薄弱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入学之前往往都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类功底,同时告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通常不高[1]。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都会出表现出学习意识较为薄弱的状况。甚至很多学生都会在上课时间内出现迟到、旷课、逃课、上课分心、玩手机、听歌、看小说、睡觉、说话等状况,这样的状况也使得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面临较大的困难。
(二)自卑感较强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是属于专科层次。也因此,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都存在着自卑感,常常会觉得自己在能力上不如他人,甚至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有很多学生在入校初期就会认为自己前途渺茫,学与不学并没有区别。
(三)自理能力较差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都是以九零后为主,而九零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所享受的溺爱是很多的,这样的状况就使得他们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常常都表现出我行我素的样子。
(四)渴望得到认可
虽然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的高考成绩都不太理想,但是他们在进入学校之后往往都是希望获得认可的,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多多沟通。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会影响一个学生的未来。所以,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与学生交流,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找准定位,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二、《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的现状
《房屋建筑学》这一门课程其实是所有建筑工程类的专业都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到建筑设计原理以及建筑构造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在掌握一些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会怎样才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利用于实践过程中。
另外,这门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类学科,同时它也会在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两部分,分别是: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2]。其中,建筑设计原理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建筑总平面、建筑平面、 建筑立面、建筑剖面以及建筑体型与色彩的设计等部分的内容。而建筑构造部分则主要讲述的是基础、墙体、楼地面、楼梯、门窗、屋顶等部分的基础构造类内容。 由于《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所以其一般都是在大一下学期或者是大二上学期会开设。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才开始接触建筑类的课程。他们对于建筑的整体认知和空间构造认识还是非常缺乏的,甚至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其实还仅限于书本[3]。因此,他们很难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的工程相互结合起来。另外《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繁多,且各个张杰之间知识还相互独立,缺乏一种知识的关联性,这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到后面忘记前面的状况,对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极为不利。
三、《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互动教学的研究
(一)适时引入课程设计的任务
为了保证教学过程中“讲”的过程与“练”的过程相互分离,教师在《房屋建筑学》教学开始的第一课就应该在向学生讲解绪论的时候,将课程设计的任务书也发放给学生,在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展示出往届学生做出的优秀课程设计成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刚开始就能够明确认识到这一门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明白自己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应该具备一种怎样的能力。
(二)以课程设计来推动理论教学
由于《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所涉及的课程信息量非常大,而高职学生又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高职学生。教师在开学时发放完任务书之后,虽然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课程的注意,但他们在此时还会出现一种盲目感,并不知道该怎样去做[4]。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课程设计中的每一个任务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任务。然后教师每次在开始新授课之前,就可以先将相应的任务发放给学生,学生在拿到任务之后在进行学习,会更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甚至还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以理论教学来完善课程设计
一门学科的课程设计首先一定要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尽管课程设计任务早在开学时就已经发放给学生,但是学生想要完成课程设计其实还是需要接受一学期的知识沉淀,只有在接受所有的知识之后,学生才能够相应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比如:教师在将建筑设计原理这一部分知识讲解完毕之后,学生就可以完成对建筑方案的设计,然后伴随着基础、墙体、楼地面、楼梯、门窗、屋顶等类型知识的学习完毕,学生也就可以适当地进行构造详图的绘制。而在整个学期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就可以整合课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知识,完成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同时学生还能够对之前做过的方案和构造图进行完善和修改,保证设计任务能够更好地完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结合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专业定位不同,知识重点也会不同。教师想要提升《房屋建筑学》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要进行不断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郭永圣,彭小丽,丁一, 等.浅谈智能手机在高职《房屋建筑学》教学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9):2836-2837.
[2]王志博.项目设计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改革研究——以《房屋建筑学》课程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8):3998-3999.
[3]周莹,刘杰,徐慧, 等.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以《房屋建筑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0,(16):97-99.
[4]潘泽真,张春元.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