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兴趣教学愈加受到学校的重视。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可以增强学习的动力,提升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未能满足初中学生学习的需求,影响了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运用趣味语言、趣味游戏、趣味生活等教学方式教导初中学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发展
初中学生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学习信息技术既是现阶段学习的需求,也是未来成长的需要,能够丰富文化学识,拓展学习的视野。初中学生学习教材中信息技术知识时间较短,无法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与效率。为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运用趣味教学的手段教导初中学生,增强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率。
一、运用趣味语言教学,提高学习活力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方式,是教师言传身教的主要渠道。趣味语言教学是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教导学生的方式,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教学,在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活力。初中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提高学习的活力,能够增强学习的动力,提升学习的状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导致课堂氛围逐渐枯燥,影响了初中学生学习活力的提升,降低了初中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运用趣味语言教学,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学习的活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Excel”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导初中学生,以增强初中学生的学习的活力。如,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运用“同学们,这节课程我们要乘坐Excel航班,去往Excel的世界,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哟。”等趣味性的语言,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的氛围,让初中学生充满激情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时,可以运用“乘客们,你们看这就是神奇的Excel,它能够清晰地记录每天的事件,也可以进行各类的计算,是同学们需要培养的能力。”等趣味性的语言,可以帮助初中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提升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记忆;在提问时,可以运用“各位乘客们,刚刚一起观察完Excel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方式,现在谁能告诉我简单制作一张表格的方法呢?”等趣味性的语言,可以降低提问时的压力,夯实初中学生学习的基础,让初中学生更为高效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运用趣味语言教学,既能够拉近师生关系,提升初中学生学习的活力,也能够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均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趣味游戏教学,培养自主能力
趣味游戏教学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的教学方式,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能量,让学生在充满激情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动学生学习的进程。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提升学习的思维,发展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成绩。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手段较为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良好发展,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教导初中学生,在提升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ppt”的过程中,可以让初中学生进行游戏竞赛,制作初中学生自己喜爱的幻灯片题材。如,初中学生首先需要确定“ppt”的题材,在网上或书上找寻相关的材料并将其处理;其次需要认知“ppt”的使用方式,运用插入、页面布局、超级链接等功能将材料安放到合适的位置;最后需要检查文字、图片、设置动画并进行预览,若无问题将其保存。
初中学生处于成长的青春期,在制作喜爱的“ppt”时进行趣味游戏竞赛,可以焕发竞赛的胜负欲,缩短制作的时间,提高制作的质量,发掘自身的学习潜能。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教学,可以为初中学生构建一个紧张、刺激的制作环境,让初中学会感知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提升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融入趣味生活教学,丰富文化学识
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包含了较多的领域,为此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课内的文化知识,也需要学习课外的文化学识。初中学生学习课外的文化知识,能够将课内外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提升信息技术的素养,发展信息技术的学习思维与能力。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只运用教材知识教导初中学生,限制了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提升。因此,为了丰富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可以融入趣味生活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计算机发展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中实际的计算机知识运用趣味化的手段教育初中学生,以此丰富初中学生的文化学识。如,教师可以教导初中学生“第一代计算机为电子管计算机,是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受到技术的限制,运行速度慢;第二代计算机为晶体管计算机,是一代计算机的升级版,其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稳定,但价格昂贵;第三代计算机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是将电子元件结合到小硅片的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不同的程序;第四代计算机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诞生了第一部真正的个人计算机。”等知识,可以让初中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与历程,开阔初中学生学习的视野。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运用趣味生活教学,能够使初中学生了解计算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让初中学生了解计算机的重要性。
四、拓展趣味阅读教学,塑造学习思维
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塑造学习的思维,可以提升学习的速率,节省学习的时间,培养逻辑思维,促进智力的发育。趣味阅读教学是让初中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的手段,可以让初中学生认知信息技术知识的范畴,塑造初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间较短,未能培养科学的学习思维,影响了学习的有效发展。因此,为了塑造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思维,教师可以拓展趣味阅读教学。
例如:教师在初中学生假期时间可以组织初中学生去图书馆阅读信息技术的书籍,以此构建初中学生学习的思维。如,初中学生阅读《穿越计算机的迷雾》,能够认知到计算机的软硬件设施,了解计算机运行的原理,培养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阅读《C语言的科学和艺术》,可以认知C语言的基础知识,提升对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培养学习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初中学生阅读《计算机与生活》,能够认知到计算机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重视信息技术的文化知识,培养学习计算机的高效思维。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趣味阅读教学,可以提升教学的能力,让初中学生更为便捷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促进初中学生学习的高效发展。
总而言之,兴趣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活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初中学生学习的思维,丰富初中学生的文化学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动初中学生学习的良好发展。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是符合现阶段初中学生学习需求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贾向峰.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方法的几点有效探究[J].中华少年,2016(12):191-192.
[2]姜晓丽,马晓艳.关于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1):102-103.
[3]雷海燕.兴趣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