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玉
福建省南安市第二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深入进行,中学图书馆体系需要提升对教学与学生的要求,将读者作为核心,对中学图书馆的管理品质进行提升,落实积极有效的管理举措,促使图书馆系统的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管理品质;措施
引言:图书馆是学校的关键组成元素,直接为师生提供服务,是对教学教研工作提供支持的必要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内涵、目标与方案等等会出现深刻变化。图书馆是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适应人才发展的需求,对图书馆潜能进行发挥,使之更好地为素质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服务,这值得深入探讨。
一、图书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目前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图书馆体系内的资源配置需要结合读者年龄、心理状况与需求等因素,但是,目前校内图书馆资源配置呈现出另外的状态:图书馆内图书更新速度慢、种类较少,图书馆管理模式有待优化。因为人工操作模式的工作效率水平比较低,图书馆资源无法得到深入应用。国内中学教育依然处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业任务比较重,课余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图书的借阅率相对较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养水平有待提升,种种因素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受到了阻碍,图书馆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二、图书馆管理工作品质提升的价值
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中学生提升自身的智力素养水平,大量地对课外书籍进行阅读能够使得学生们开阔自身的视野,提升自身的素养与能力。国内进行教育改革活动的意义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这也是中学图书馆教学体系的优势。现代社会体系发展的特点是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提升,然而教师无法第一时间对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更新,所以,图书馆内的书籍应该及时进行补充,承担起向学生传递最新知识的使命,这就需要图书馆不断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人性化的图书馆管理
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对制度管理体系进行强化,首先需要关注对人的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需要将人放在核心思维上。新生入学的初期,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人员需要带领学生对图书馆进行参观,使得学生了解图书馆的馆情与相关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不同工具书的功能和具体的使用方法,促使新生意识到图书馆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够得以强化,获取利用图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校内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最具备活力的力量,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需要将工作的重点放置在学生身上。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可以仅仅将学生视为单纯的被管理者,应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体系当中,使得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参与竞争意识进行强化。
四、提升管理人员素养
图书管理工作的学术性以及技术性比较强,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是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最为直接的人员,需要对自身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水平予以提升,首先需要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图书馆管理理论进行了解,树立起正确三观,热爱图书管理的工作,恪尽职守,其次需要强化业务的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相关技术。
五、发挥各项资源的作用
在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营造出优质的环境与氛围,合理安排开馆的时间,对定位进行明确,使得不同资源体系能够互相配合,为图书体系的有效完善奠定基础。
1.创设优质环境与氛围
图书馆需要营造出整洁且高雅的文化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图书馆对学生的感染能力。很多时候,图书馆对学生审美素养形成的影响途径主要是借助环境氛围与管理工作人员语言实现的。
因此,图书馆环境布置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与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图书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借助亲切和蔼的语言与学生们展开交流,主动督促学生爱护图书馆内的书籍,强调阅读氛围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
2.开馆时间的合理安排
若是图书馆内的开放时间与学校内作息时间保持一致,这会影响到校内的师生从图书馆内对图书进行借阅。所以,学校需要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课余时间与节假日的时间开放图书馆,促使图书馆内书籍利用率水平得以提升。为了有效避免出现单位时间内人流量大的问题,需要对开放时间进行延长,有利于进馆的师生能够被分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创建出高效有序的信息查询体系,对学生检索书目的效率水平进行提升,因为学生对新的知识存在获知的渴望,图书馆需要增设一些新书书架,及时做好新书推荐工作,激发学生对新书进行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对国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解,并满足学生好奇心与求知的欲望。
3.明确定位
结合国内出现的比较重大的事件,图书馆可以为师生推荐一些类似的阅读书籍。比如在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可以对与节日历史相关的书籍进行推荐。除此之外,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目前的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首先,需要对师生阅读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阅读的心理指的是年龄特点、知识的架构、交往人群的互相影响对应的产物等,这也是学生对书籍进行借阅的关键性导向,但是经常会被忽略。因此,在进行图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心理学的知识引入到图书馆服务体系当中。
六、图书管理与教学活动融合
为了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管理的品质,需要对契机进行寻求,使得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工作能够与校内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融合。众所周知,图书馆需要参与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这主要是借助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及创建浓厚文化氛围等不同的途径来实现的。比如:对图书阅读指导课程进行开设,引导学生如何对图书进行选择,向学生们推荐相对优异的图书,对讨论会进行组织,对阅读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等。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得学生阅读的兴趣得以进一步提升,促使阅读活动为成长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同时,需要与相关部门建立起配合的关系,进行各种类型的读书与演讲类活动。每当学生走上讲台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书中的知识,还有满满的自信。因此,演讲活动会对更多师生形成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其更愿意进入到图书馆当中,逐渐形成优秀的读书习惯,使得学生终身受益。除此之外,选拔优秀“图书小管理员”活动,对学生心理素质与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是优质的训练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走进书库,与图书处于面对面的状态中,了解图书的分类。还需对班级图书借阅的制度体系进行创建,每一个班级需要选择出责任意识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图书的管理人员,这是联系图书馆与学生的关键媒介,对学生阅读需求进行有效反馈,使得图书管理人员有的放矢,使得学生服务公众的能力水平得以提高。开放式阅读是引导学生直面图书的最佳方案。这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难度增加,然而确实有效地提升了图书馆的馆藏价值,在学生当中形成人人热爱阅读的优质文化氛围。
结束语
图书馆工作是直接面向读者的基础性比较强的工作,这也是日常且细致的工作。中学图书馆唯有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克服,对服务性的功能进行完善,促使管理工作人员素养水平得以有效提升,积极进取,才能为中学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保障,为中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奠定基础,促使图书书籍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洪莉莉.新时期中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0(19):181-182.
[2]尹龙波.试论如何有效提高中学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成效[J].办公室业务,2018(11):176.
[3]林奇生.提高初中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探讨[J].纳税,2018(12):120.
[4]陈荣专.怎样规范提高中学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及水平[J].汕头科技,2004(03):25-27.